第301章(第2/3頁)

文哥兒的《五經》題答卷算下來也就那麽幾百字,吳伯通便起身直接把那份讓他大為欣賞的卷子給眾人誦念了一遍,好叫他們直觀地感受一下文哥兒這題答得有多好。

吳伯通全文朗讀完畢之後,又不疾不徐地進行了好句好段分析,可謂是全方位無死角地肯定了這份答卷的水平,並表示這是一篇很值得學習的範文。

想想人謝遷和王華都是治《禮》的狀元,要是人小神童不選《春秋》改選《禮》的話,這次說不準就是小小的《禮》經魁了!

至於後面的論和策,那都是錦上添花的內容而已,吳伯通就沒有詳細講解了,只說到時候縣學會把答卷張貼出來供所有人借鑒學習。

眾人聽到這裏都心悅誠服了。

小神童不愧是小神童!

那批跟文哥兒同遊過龍泉山寺的縣學生員更是與有榮焉,仿佛被誇的人是他們似的,樂得合不攏嘴。

文哥兒也被誇得很開心,不過眼看吳伯通已經走到門口了,他趕緊和其他人說了一聲,跑出去追上吳伯通說想聽聽自己的缺點。

來都來了!

這可是地方教育經驗豐富的名師誒!

逮住這位名師使勁薅,不說出十個八個缺點不許走!

吳伯通奇道:“你得了上等還不滿意?”

文哥兒認真回道:“我聽人說,有人小考輕輕松松能考過去,結果進了鄉試考場卻考得面如土色。所以就算小考得了上等也不能代表什麽!”

按照《科舉成式》的規定,光是《四書》義就有三道,《五經》義則有四道。要不怎麽一場得考三天?這卷子怎麽都得寫上一整天才寫完!

那難度可不是提學官巡考能比的!

所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見文哥兒真心想聽聽自己的缺點,吳伯通便要他去不遠處的石桌邊坐下說。

有別的學生想要跟著聽,吳伯通也沒攔著,只照著文哥兒的請求把自己認為還可以提升一二的地方給指了出來,還推給文哥兒幾本可以讀一讀的書,讓他趁著鄉試還有四五個月多進行拓展閱讀。

文哥兒立刻把書名都記在小本本上,聽到其中一本熟悉的書時還頗覺驚喜地對吳伯通道:“不久前有位長輩剛給我送了這本書,我忙著準備這次小考還沒來得及看來著。”

吳伯通道:“要是有買不到的書,回頭到了杭州可以來找我借。”

浙江考生的鄉試都是要去杭州考的。

文哥兒還沒去過杭州,聞言立刻應了下來,表示到時候一定去拜訪吳伯通。

耽擱了這麽久,都快到用午飯的點了,吳伯通被學官們邀去吃飯,這次面評才算是正式散場。

文哥兒也餓了,正考慮中午要去哪兒蹭吃蹭喝,就見旁邊有個臉熟的縣學生員一臉掙紮地看著自己。

這生員不是別人,正是剛才攔著吳伯通讓他點評文哥兒答卷的家夥。

文哥兒還沒說什麽,旁邊的人就不樂意了:“你想做什麽?!”

這家夥不會是輸不起想動手吧?

新朋友們都很講義氣地把文哥兒攔在身後,不讓對方有機會欺負小孩。

那生員見同窗們劍拔弩張的態度,更明白自己剛才的心思明顯沒瞞過別人。

他在縣學人緣並不好,但他一向心高氣傲,從來不在意別人怎麽看他,只覺這些人都是庸人,他沒必要和庸人計較。

這會兒知曉自己懷疑錯了,人小神童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心裏很不好受。

文哥兒見那生員眼底滿是掙紮,拉了拉周圍幾人,擠到他們前頭直接與對方對話:“你是有話要跟我說嗎?”

見文哥兒直直地望過來,那生員終於開口道歉:“我不該懷疑你的等次有問題。”

這話一說出口,他只覺壓在胸口的石頭被挪開了,整個人都輕松起來。

有時候承認自己的過錯,不僅僅是為了求得對方的原諒,更是為了讓自己別逃避犯下的錯誤、能夠問心無愧地繼續求學修身。

文哥兒聞言朗然一笑,說道:“這有什麽,還得多謝你幫我攔下吳督學,不然我就聽不到吳督學這麽多指點了。”

換成是他,他也會懷疑的。本來自己學習一直拔尖,突然空降一個據說背景很牛逼的人來參加考試,對方年紀小小就拿了上等,提學官還特意跳過他的卷子不點評,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懷疑的吧?

都是人之常情!

對方瞧見文哥兒的笑臉後愣了愣,有些明白這小孩為什麽一回來就交了那麽多朋友,不僅僅是因為他有個狀元爹,也不僅僅是他與李東陽他們這些厲害人物往來甚密,而是因為這小孩本來就是個很值得交往的人。

那生員默不作聲地走了。

文哥兒也沒再就著這事兒說點什麽,而是呼朋喚友出去吃了頓好的,才屁顛屁顛回王家老宅報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