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2/3頁)

文哥兒一臉發愁地打開詩集,讀一首,皺一下臉;再讀一首,再皺一下臉。接著他又翻了回去,開始記仇!

好哇,他老師李東陽起的頭!

他哥王守仁跟的風!

還有翰林院一幹前輩以及同輩!

豈有此理!

竟欺少年窮!

全都記到小本本上,以後一定報仇!!!!!

錢福見文哥兒臉色變來又變去,變來又變去,瞅著那本詩集一臉憤憤不平的模樣,好奇地拿過那疊《八歲解元詩》一看,登時樂了。他哈哈笑道:“可惜我不在京師,要不然我也要和詩一首!”

文哥兒聞言很氣憤地看著錢福:“把我架在火上烤對你們有什麽好處嗎?!”

錢福樂到不行,誠實地給文哥兒剖析大夥的心理:“沒什麽好處,但看你這樣子很好玩。”

文哥兒更氣了。

就知道這些人一點都不關愛孩童!

他還是個孩子,為什麽要這麽對他!

還是吳寬脾氣比較好,溫和地在旁邊寬慰道:“你才八歲,大家都知道是開玩笑的,所以你不用太在意,盡力去考就好。”

文哥兒哼哼唧唧地說道:“我要是沒考好,就寫首詩說是他這個三先生沒教好!我寫文章可是他教的!”

聽了文哥兒這話,連吳寬這麽不愛湊熱鬧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你說得有理,到時候你也回敬他一首詩,最好也叫大家幫你和詩,這樣才叫有來有回。”

文哥兒見吳寬都支持自己的想法,立刻又開開心心地拆起了其他人的來信。

等看完老丘給他的信,他才知道老丘沒出賣他,而是李東陽消息來源實在太廣了。

這廝不知怎地得知了老丘特意去買鄉試輔導書的事,立刻猜出了是他要下場應試!

這也是沒誰了。

難怪老李能在官場和文壇都混得風生水起!

文哥兒看著老丘在信裏詳細地寫出了他去國子監以及順天府學問出來的鄉試注意事項,哪裏還會怪他不小心讓李東陽猜出了事實。他把老丘的信和那幾本鄉試輔導書挪到一邊,才去拆其他人的信。

錢福好奇地拿起書翻了翻,轉頭和吳寬說道:“瞧瞧,丘閣老直接給他寄了備考鄉試的書,準是覺得歲試根本難不倒這小子!”

吳寬道:“丘閣老怕是覺得寄歲試的書已經來不及了。”

錢福道:“反正對他肯定挺有信心的。”

文哥兒趁著他們閑聊的當口把幾封親朋好友的信都拆完了,才去拆那封從信封到字跡都挺眼熟的信。

吳寬也注意到了那宮中特有的信封,奇道:“太子殿下給你寫信了?”

文哥兒點點頭,還把信封上的字拿給吳寬他們看,很是贊賞地誇獎道:“太子殿下現在已經把字寫得有模有樣了!”

吳寬拿過一看,也覺得不錯。

太子的聰慧經過李東陽的一吹噓,他們也是有所耳聞的。他沒多追問太子信中寫了什麽,把信封還給文哥兒,繼續與錢福喝茶閑聊。

文哥兒打開信一瞅,才發現朱厚照滿紙都是控訴他的話,直說他為什麽不給東宮寫信。家裏的兄弟姐妹有,謝豆他們這些小夥伴有,翰林院的李東陽等人有,內閣的丘閣老有,就他沒有!

文哥兒都不知道這小子上哪打聽得這麽清楚的。

他眨巴一下眼,認真回憶片刻,赫然發現他第一次報平安的時候真的沒給朱厚照寫信。

那時候他初來乍到,都還沒怎麽玩,自然只是跟親朋好友報平安,哪裏有心思琢磨怎麽給朱厚照這位小老板多寫一封?!

後來他倒是給朱厚照寫了一封,估摸著現在該收到了。

既然已經寫過了,文哥兒便沒太糾結這次的遺漏,大不了回頭寫信時再哄幾句便是了。

沒想到他王小文即使已經八歲了,依然這麽受歡迎!

文哥兒看完來自京師的一摞信,感覺整個人又活力滿滿,還能一口氣再寫十篇應試作文!他挨個給大夥回了信,就聽文徵明從外頭回來了,跟他講他們長洲縣的歲試比余姚早一些,問他要不要提前去觀摩觀摩,好叫他心裏能有個底。

文哥兒聽後自然欣然應下。

文徵明便帶著他去長洲縣學玩耍,他本人還是長洲縣生員,過去也參加過歲試,只是擔心光憑嘴上講沒法給文哥兒講清楚,所以帶文哥兒過來親眼看著具體的準備過程。

蘇州一帶向來是不缺才子的,所以即使知道文哥兒是京師來的小神童,大家也只是好奇地過來與他很隨意地聊天,並沒有因為他的神童身份就特別捧著他。

直至得知他接下來也要回余姚準備歲試,不少人才面露訝色。

南直隸提學官林瑭也提前兩日來到長洲縣,他正要抽空去慰問一下歸鄉守制的吳寬,就聽人說吳寬那位神童學生正好在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