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第2/3頁)

文哥兒開開心心玩耍一天,下午還揣兩顆土豆蛋子去找張侖,讓他吃了也行,回頭找地方種下也行。

王小紅跟著去郊外轉悠了半天,累得很,文哥兒也沒和平時那樣留下蹭英國公府的校場,送完圓溜溜的土豆蛋子就回家跟王守儉他們一起玩蔬菜寫生去了。

寫生對象:即將送給朱三歲的土豆蛋子。

反正要第二天才送進宮,不如先物盡其用一下!

文哥兒玩得開開心心,朱祐樘卻是從回宮幹活的楊璽口中得知了土豆的存在。

作為錦衣衛,碰到這種事自然有必要跟皇帝打個報告。

聽聞席間文哥兒表示“春天種下一顆土豆蛋子,夏天收獲千千萬萬顆土豆蛋子”,朱祐樘眉頭跳了跳。他說道:“當真能當糧食吃?”

楊璽把自己揣回來的那顆土豆呈給朱祐樘,口中說道:“一株能結出十來顆,最大的能有拳頭這麽大,不過有些比雞子小,所以每株算下來約莫有五六顆!我只吃了做成菜的,不過按小先生的說法,這東西就算沒鍋沒調料,煮煨了也能當飯吃。”

真正到餓肚子的時候,往往就不講究什麽調料了,管飽就成。

楊璽話不多,聽得卻是仔細,把文哥兒的介紹全部照搬給朱祐樘聽:“按照小先生讓人做的實驗,這東西如果是長在疏松透氣的沙質土,產量可能還會更高,只是具體如何還要進一步嘗試。小先生認為,這東西要是在河西走廊種,產量說不準可以畝產破千斤!”

朱祐樘精神一振。

他想起來了,最近兵部正在討論關外七衛的事,由於目前正在嘉峪關經略哈密的兵部侍郎張海提出讓戶部保證劃出一批專款專糧給陜西行都司,戶部又快跟兵部打起來了。

要是真有這樣的糧種,那能解決的問題可就多了,也不愁陜西行都司的屯田問題了。

既然產量是那麽多人見證過,土豆也是那麽多人親自嘗過的,朱祐樘拿著那顆沉甸甸的土豆蛋子思量片刻,點點頭表示這事他知道了。

第二日他就和徐溥等閣臣商量撥個皇莊讓人搞土豆育種的事。

既然秋天也能試種一季,那這事兒就宜早不宜遲,盡量在秋種前把地方給敲定下來。

徐溥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等得知是文哥兒搗鼓出來的,李東陽他們也都親眼見識過其產量了,徐溥便建議道:“不如把王家小子給召來,著他親自講一講其中細則,若是確實可行便讓他及早擬個章程送過來。”他笑了笑,“左右這孩子也不是頭一次上書了。”

當初文哥兒寫奏本提出整頓社學順便搞搞老年班的事,可是曾經傳為京師趣談的。

朱祐樘覺得徐溥這建議頗有道理,當即命人去翰林院把文哥兒召過來。

文哥兒正在埋頭趕功課呢,聽說朱祐樘召見自己還愣了愣,等進了宮才曉得是楊璽這個錦衣衛把自己想去河西走廊種土豆的事給匯報上去了。

這是錦衣衛的職責所在,文哥兒也不好說什麽。

他本來就在琢磨著找誰幫忙上書,既然徐溥這個當朝首輔都提議讓他自己寫,他也沒推辭,很是熱情地給幾位大佬介紹河西走廊種土豆的美好前景。

沙壤土!

那邊不缺!

要是關外七衛也在手頭就更好了,想想那邊日頭那麽大,曬在人身上熱騰騰的,肯定很適合種棉花。棉花吸飽了日光,那穿在人身上絕對暖洋洋的!

所以,陽光夠好的地方種棉花,陽光少點的地方種土豆,到時一手棉花一手土豆,大家都不缺衣少食啦!要是產量高起來了,說不準他們也能買到特別暖的棉衣穿!

好地方啊好地方!

本來大夥只是想聽聽他關於河西走廊種土豆的構想,經他這麽一說不知道為什麽總感覺要是不去關外七衛把棉花土豆都種上著實可惜了!

只不過實施這一計劃的前提是先把河西走廊缺人缺糧的困境給解決了。

想再往外推廣還不是時候,這不是連糧種都還沒備足嗎?

文哥兒毫不怯場的一通介紹,算是把這次計劃給說進朱祐樘他們心坎裏去了。

即便文哥兒自己強調有一定的幾率育種失敗,他們也沒放在心上,左右也不過是損失一個皇莊的收成罷了,費不了多少錢。

計劃要是成功了,那可就是功在千秋的事啊!

對徐溥他們來說,對這一計劃更是一百個贊成。

畢竟,皇莊又不交稅,收成多收成少都和國庫沒關系。

這種新糧種要是能育種成功,即便不能讓河西走廊納稅,至少也能減輕朝廷的財政負擔。

他們真是巴不得把所有皇莊都從皇室手裏摳出來當育種基地!

堂堂皇室竟與民爭地,還能算愛民如子的天子嗎?

近些年來那些個皇親貴胄越發過分,把不少養馬的草場都給占成了皇莊,想想就讓人難受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