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3頁)

朱厚照想想那個場景,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光是這麽一想,就覺得特別沒面子!

文哥兒一臉沉痛地說道:“所以,殿下得盡快把《大明律》倒背如流啊!不然我們兩個人以後都沒臉見人咯!”

於是朱厚照被忽悠得傍晚都在給朱祐樘他們背《大明律》。

朱祐樘:“………”

張皇後:“………”

一時也不知道自家皇兒到底是聰明還是笨。

張皇後怕朱厚照才這麽小就學得太辛苦,笑著把他喊到身邊,用他的手摸著自己肚子說道:“這次你想要弟弟,還是想要妹妹?”

今年年初張皇後剛生下皇長女朱秀榮,人還在繈褓中,不能帶出來玩兒,朱厚照見到這個妹妹的次數也不多。

他只覺每次去看妹妹都只看到她閉著眼睛在睡覺,是以並不愛去看那麽個奶娃娃,更喜歡跟文哥兒、楊玉這些大孩子一起玩。

聽到張皇後這沒頭沒腦的提問,朱厚照愣了一下。

他伸手摸了摸張皇後的肚子,上次他母後剛懷妹妹那會兒他還小,張皇後沒有讓他摸過。現在摸到那微小的的凸起,只覺有點神奇!

想到文哥兒家裏有弟弟也有妹妹,朱厚照的勝負欲頓時上來了,立刻說道:“有妹妹了,要弟弟!小先生兩個都有!”

張皇後:“…………”

朱祐樘聞言笑了起來,說道:“好,兩個都有。”

宮裏也該熱鬧起來了。

朱厚照隱隱明白自己又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第二天便把這話學給文哥兒聽。

文哥兒那是一點都不想打探禦前之事,可抵不過朱厚照什麽話都跟他講。

文哥兒說道:“想來是有些地方的風俗認為小孩子說話特別靈,你們說弟弟就是弟弟,說妹妹就是妹妹。估摸是以前有一兩次被小孩子說對了,大家覺得很神奇,就把這事兒傳開了——實際上這就像你拋一個銅板,拋出來的結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每次基本都有一半的機會講對。”

見朱厚照聽得似懂非懂,文哥兒想到前頭上過的數學課,便笑吟吟地掏出個銅板跟朱厚照復習起概率課來。

一個銅板有正反兩種可能,兩個銅板有幾種可能?

朱厚照:?????

朱厚照覺得自己被瞧不起了,二話不說就給文哥兒背起了九九乘法表:“二二得四!”

文哥兒笑眯眯地說道:“殿下真聰明,那如果我只有一個銅板,有多少幾率擲出連續三次正面?”

朱厚照:“…………”

這個根本不會,好氣!

他朱三歲怎麽可能不會,等他學會了必然難倒王七歲!

當天傍晚的朱厚照屁顛屁顛拿著枚銅板去找他父皇母後。

“拋它三次,連續正面,多少幾率!”

“……”

兒子啊,不提算術我們還是親父子(母子)。

張皇後再度有孕,外命婦們自然都活絡起來了,紛紛向張皇後遞上賀表。

也算是喜事一樁。

文哥兒私底下算了算兩個孩子的間隔,只覺這都不是三年抱兩了,根本就是兩年抱兩啊。

這些事與文哥兒也沒什麽關系,估計得等這皇子公主會跑會跳了,才有機會碰上面,早著呢!

到那時候他還用不用進東宮講學都不一定。

文哥兒只琢磨了那麽一小會就直接把這事兒拋諸腦後,繼續有一搭沒一搭地給朱厚照講解《大明律》。

過了六月,天氣越來越熱,京師的路面走起來像是在發燙,距離京師有千裏之遙的敦煌更是籠罩在炎炎日光之下。

一切看起來都像是在發光。

楊一清一行人早就抵達關外,王守仁跟著楊一清在關外七衛來回轉悠。

來都來了,總要代表朝廷和這些少數民族首領們聊聊天喝喝酒,了解了解關外的具體情況。

相比於楊一清他們對於軍事的狂熱,張靈等人則去尋訪《河西走廊》裏介紹的敦煌壁畫。

張靈成功找到幾處敦煌石窟後就走不動路了,癡癡地坐在那兒觀摩前任留下來的一幅幅壯麗瑰寶。

這些壁畫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卻浸染了一代代人的心血與技巧。

張靈是個愛畫如癡的人,只覺能透過那繪制在高高石壁上的飄逸衣袂能帶他回到盛唐,回到那些已經徹底遠去的歲月之中。

越看感悟便越多。

張靈沒日沒夜地待在石窟裏吸收著源源不斷的靈感。

連定好的歸期都給忘了。

到要踏上回程時王守仁見張靈不見了,與楊一清說了一聲,讓他帶著大隊伍先走,自己隨後就捎著張靈追上。

沒辦法,張靈是他弟引薦過來的,這麽多人裏頭也就他跟張靈最熟了。

楊一清有職務在身,出來這麽久已經頗不容易,實在不好再多耽擱。他沉吟片刻後便點頭說:“行,你自己注意點,找到人進趕緊跟上,別讓西涯他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