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頁)

到跟朱祐樘他們一起用午飯時,朱厚照還在琢磨這事兒。

朱祐樘見兒子眉頭緊擰著,好奇地問是怎麽回事。

得知文哥兒給朱厚照安排了寫遊記的任務,並且約好明兒交換著看,朱祐樘頓時來了興趣,讓朱厚照把寫好的部分給他看看。

朱厚照年紀到底還小,哪怕有人幫他代寫,紙上仍然滿是童趣盎然的稚言稚語。

朱祐樘看得忍俊不禁,笑著說道:“這不是寫得挺好的嗎?”

朱厚照就把自己的苦惱說了出來,說自己不知道他小先生三四歲的時候寫的文章是什麽樣的,很想讀一讀王三歲和王四歲的巨作對比對比,要不然他總擔心自己明天被比下去很多很多!

想到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神童文章,朱祐樘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你先用了晚膳,一會我叫人拿給你帶回去讀。”

朱厚照聞言登時高興起來,開開心心地吃飯。

不知是不是和文哥兒待久了,他吃起飯來也逐漸變成文哥兒的同款吃相,可以說是吃嘛嘛香。

帝後二人瞧著朱厚照吃得那麽開懷,不覺也多用了些飯食。

晚膳之後,朱厚照收獲了文哥兒的童年巨作。

他挨個拜讀過去,看不懂的就讓谷大用他們讀給他聽。

很快地,他在這些神童作品之中找到了自己處女作中缺少的靈魂——王四歲傾情創作的《與父書》!

沒錯,難怪想來想去總覺得少了什麽!

就是少了這個啊!

他怎麽忘記了這麽重要的東西!

朱三歲當即宣布白天的文章作廢,他要重新寫一篇新文章,督促他父皇勤於理務,好讓他們大明國庫滿滿、兵馬壯壯,所有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百姓沒房子!父皇不睡覺!

百姓餓肚子!父皇不吃飯!

我的父皇,愛民如子!

沒錯的了,就是這樣!

朱厚照把自己的巨作口述完畢,拿過來翻來覆去地欣賞了一遍,覺得是自己的才華和四歲寫就《與父書》的小先生不相上下,這才心滿意足地收好這篇牛逼轟轟的處女作睡覺去。

第二日一早,文哥兒就揣著自己的《觀親耕籍田有感》去交作業。

李東陽收到文哥兒的春遊心得,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才發現這小子又暗搓搓在文章裏夾帶私貨了。

說來說去,這小子就是想出去玩!

只不過這篇史論說得也算有理有據,至少他讀完後對趙充國其人以及興起於漢朝的屯田策政策有了深刻的印象。

這小子真是歸納總結的一把好手,經他這麽一捋,李東陽才發現這還真是“千年國策”,不管是從兩漢到魏晉還是從唐到宋都在沿用此法,到了大明更是配合開中法大興屯田。

算下來已經一千多年了!

有多少良法能沿用千年?

這一點,真的值得好好吹噓啊!

李東陽讀得興頭上來了,當場提筆和詩一首,把自己師徒二人的新作一並傳給翰林院同僚們看。

我覺得我學生寫得極好,忍不住就著這個主題和了首詩!

現在我把這兩篇詩文拿給你們看看,你們懂我的意思吧?

同在翰林院閑得發慌的王鏊等人:“……”

怎麽說呢,就感覺是天字第一號不要臉的老師,收了個天字第一號不要臉的學生,兩人湊在一起幹出來的事永遠都讓人忍不住嘆為觀止,並且日常懷疑李家和王家是不是抱錯了小孩。

左右大家都沒事幹,便都欣然傳看起這篇狂吹“千年國策”的文章來。

等看完師徒二人的新作,大夥赫然發現這一千年國策在他們大明一朝算是發揚光大了,吹它不就等於吹大明嗎?

大夥左看右看都挑不出這種說法的毛病來,思來想去決定跟李東陽一起加入吹噓行列!

誇,使勁誇!

到中午,文哥兒不僅回收了自己的文章,還收集到王鏊他們乘興而作的唱和詩文,抱著厚厚一疊文稿溜溜達達地進了宮。

朱厚照本來信心滿滿地等著文哥兒進宮,準備用自己絕世才華讓文哥兒大吃一驚。

結果他就看見了文哥兒抱著的那摞文稿。

朱厚照眼都直了。

才一天的功夫,他小先生居然直接寫了一本書出來嗎?!

可惡,他輸了啊!

文哥兒瞧見朱厚照那副不敢置信的模樣,笑眯眯地坐到朱厚照對面放下文稿,給他說明事情原委(順便吹吹牛逼)。

唉,都怪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不僅他老師看完後忍不住和詩一首,翰林院的前輩們也紛紛文思泉湧,非要提筆就著這個主題寫詩的寫詩、作文的作文,攔都不攔不住!

可能好的文章就是這麽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吧,真拿他們沒辦法!

從未遭受過凡爾賽文學摧殘的朱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