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2/3頁)

一頓宮宴吃完,獨屬於上元節的美好夜色也悄然降臨。

一輪皎潔的圓月徐徐升起,霜白的月華氤氳於紫禁城的寶殿宮墻之間,叫這座燈火通明的宏偉宮闕添了幾分朦朧。

朱祐樘領著閣臣部以及一幹公、侯、伯移駕東華門。

簡單來說就是幾位閣老和幾位尚書以及有爵位在身的人有資格跟著皇帝一起登城樓賞燈。

別的官員約莫就只有負責隨行做記錄的人有機會上去蹭蹭觀燈機會。

畢竟要是皇帝和朝中的文武大佬們賞燈時來了興致,說了什麽值得流傳千古的話或者作了什麽驚才絕艷的詩,結果卻沒有人及時把它們記錄下來,那可是重大過失啊!

當年莊昶(莊定山)他們就是因為不肯在上元節時寫馬屁詩,還上書痛斥憲宗皇帝不顧內憂外患張燈結彩搞面子工程粉飾太平,才被攆去最苦最偏僻的地方坐冷板凳。

弄得莊定山棄官回家隱居二十幾年。

可見皇帝們心裏都是挺看重這些的。

這次上元觀燈,朱厚照和文哥兒也被捎帶上了。

文哥兒沒登過紫禁城城樓,對這事兒還是蠻期待的,屁顛屁顛和朱厚照一起登上城樓。

還沒等他好好從高高的城樓上欣賞街上的“火龍”呢,就感覺六部尚書之中有道熟悉的目光在盯著他。

目光還不怎麽友善。

文哥兒轉頭一看,又瞧見了那位兇兇的馬文升馬尚書。

文哥兒和馬文升對視了一會,轉頭看了眼矮不隆冬的朱三歲,又轉頭看了眼身量格外高大的馬文升。

看一眼,再看一眼,又看一眼。

見朱三歲正因為個頭太矮看不見城墻外的燈市很是郁悶,文哥兒彎身跟他嘀咕了幾句,還給他指了指馬文升的方向。

看到沒有,就是那個馬尚書,身高站在文官堆裏十分突出,這般英武偉岸的馬尚書,抱起人來一定很有安全感吧!

只要他輕輕把你拎起來,你絕對想看多遠就看多遠、想看哪兒就看哪兒!

朱厚照聽著覺得非常有道理,雖然這個馬尚書看起來有點兇,但是他可是太子,從來不怕人兇的!

朱厚照便噠噠噠跑到馬文升面前去,努力昂起他的小腦瓜子對馬文升說道:“抱,馬尚書,要抱!”

馬文升:“…………”

馬文升正在遭遇官場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想他入朝四十三年,當過禦史、打過北虜、攆過方士、掌過兵部,就是沒抱過小孩。

倒不是他家中沒有兒孫,只是他的身量和脾氣擺在這兒,兒孫等閑都不敢和他耍鬧,是以他是沒有抱過奶娃子這種玩意的。

現在讓他抱的奶娃子還是當今太子!

一時間左右幾位尚書都把目光轉了過來。

朱厚照沒等到馬文升把自己抱起來,忍不住伸手拉了拉馬文升的衣袖,奶聲奶氣地提要求:“孤看不到,要抱!”

旁邊的吏部尚書耿裕笑道:“陛下與太子殿下一年只觀上元節這麽一次燈,馬尚書不如就抱抱太子殿下吧。”

馬文升有點不高興。

別看大家都是尚書,六部之間也是有排序的。

吏部管著官員考課,乃是六部的頭兒,接著是管錢袋子的戶部、管科舉和禮制的禮部。再下來,才是他這個兵部尚書!

對於自己只當了個兵部尚書,始終沒能當上吏部尚書這事兒,馬文升還是挺耿耿於懷的。

馬文升本想說“太子這個年紀就不該來觀燈”,瞧見太子一臉期盼地拉著自己袖子,他又把話咽了回去。

算了,來都來了,現在把太子攆回去也於事無補。

上元節本來就是休假的日子,勸諫的事以後再說吧。

馬文升依著朱厚照的意思把他給抱了起來。

朱厚照騰空一看,一下子瞧見了自東華門一直往外延伸的絢爛燈市。

他睜大了眼,只覺這樣一看皇城可真大,他一個地方都沒去過!

朱厚照興奮地轉頭找文哥兒,要文哥兒給他講講外頭都是什麽地方。

這一帶正好是文哥兒最熟悉的,朱厚照指哪裏他就講哪裏,還順帶說出點相關的市井趣聞。

還有哪條街巷藏著好吃的,一般人根本找不著門!

朱厚照一開始聽得興致勃勃,聽著聽著就覺出點不對來了。他聽著文哥兒樂滋滋說起自己前兩天把別人的燈謎換成了算術題,不由得目光幽幽地說道:“……你都去過!”

前兩天還出去玩!

給別人出算術題!

文哥兒眨巴一下眼,麻溜把他哥忽悠他的理由照搬過來忽悠朱三歲:“我這是去給殿下探探路,不然殿下問起來的時候我什麽都不知道,豈不是太掃興了?”

朱厚照聽著覺得有那麽一點道理。

偏又感覺有哪裏不對。

朱厚照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哪裏不對,索性便不想了,繼續興致勃勃地左看右看並詢問文哥兒“那是哪兒”“好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