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3/3頁)

張靈與文哥兒見過許多回,自忖兩人之間算挺相熟的朋友了,便大大方方地跟著文哥兒入內。

兩人落座一聊,才知曉文徵明三人都在備考,剩他一個感覺怪孤單的。

他去喝酒覺得沒意思,去逛花樓也覺得沒意思,正琢磨著要不要找點別的樂子,就從文徵明那兒知道楊一清組織的敦煌之行。

文徵明他們都還在蘇州府學讀書,上次已經把假都請得差不多了,現在根本走不開,所以張靈便決定自己來京師一趟,一來是幫文徵明他們捎信給文哥兒,二來則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跟著去敦煌看看。

文哥兒隨信給他們寄了本《河西走廊》,張靈看完以後也對敦煌那邊的石窟雕塑和壁畫非常感興趣,直覺覺得去這一趟可能會對他的畫技大有裨益。

左右他是不想參加科舉的,還不如趁這個大好機會出關尋找敦煌壁畫去。

不管能不能找到,心裏總歸不用記掛這事兒。

文哥兒沒想到自己這一網撒下去還真撈著了魚。他高興地說道:“好,到時候你可以與我大哥他們一起去陜西!”

想到哈密衛那邊出的變故,文哥兒又提前給張靈講清楚了,免得他不知道關外並不安穩的事兒。

張靈灑然一笑:“有那麽多人頂著,真要有出什麽事也輪不到我這一介白身身上。”

兩人就著敦煌之行討論了一會,又把王守仁也拉過來一起討論。

之前在吳寬家比字時王守仁與張靈也見過面,兩邊不用怎麽介紹,自然而然便熟稔起來。

只是王守仁對軍事更感興趣,對繪畫話題興致不濃,兩人湊一起便只暢想過完元宵怎麽呼朋喚友去陜西找楊一清。

文哥兒:“…………”

文哥兒老羨慕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可惡,可惡

*

更新!

*

注:

①君子有三樂一段:參考《孟子》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君子有三樂,稱王天下都沒這麽快樂!

-

②先農壇、籍田禮:參考《明太宗實錄》《明孝宗實錄》

-

③張靈:前面出現過的,唐伯虎的好朋友,祝枝山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