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3/3頁)

按照《史記》記載,秦穆公去世後“從死者百七十七人”。

一百七十七個活人生殉!

這種人為的人才損失,怎麽能讓人不痛心!

所以秦國百姓“臨其穴,惴惴其栗”。

每個人來到“三良”被活埋的地方,都會因為對殉葬的恐懼和不安而顫栗不止,傷心地為“三良”唱起了《黃鳥》這首挽歌。

這就是“惴惴不安”的出處。

那麽大一個霸業,一句話作沒啦!

可惜不可惜,難受不難受!

朱厚照聽得愣住。

剛才大家都高高興興的,他也老高興了,愣是被文哥兒他們誇得灌了一肚子熱飲子。

沒想到這酒到酣處隨口說出來的一句話,居然會帶來這樣慘烈的後果。

文哥兒注視著滿臉糾結的朱厚照,說道:“殿下貴為太子,一句話同樣能決定許多人生死。即便殿下覺得那只是戲言,興許也會有許多人想方設法要把它坐實,所以殿下可千萬不要輕易對人許諾。”

朱厚照繃起小臉認真答應道:“孤不許諾!”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正經地收尾幾句,就等於我沒在摸魚!

大豬小豬:有道理,有道理

*

震驚!足足二更!

*

注:

①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出自《尚書·秦誓》,《大學》裏也有引用

意思大致是“(我希望能有這樣的大臣:)別人有能力,就像自己有能力一樣;別人有聰明才智,就像自己有聰明才智一樣,絕不會因為嫉妒別人而隱瞞他們的才能、阻攔他們出頭”

-

②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臨其穴惴惴其栗:出自《詩經·秦風·黃鳥》

不同版本的翻譯可能有不同的解釋,文裏單純挑適合的解釋來用

還是那句老話,要考試的可得按照老師講的答!(此處是免責聲明

-

③生共此樂,死共此哀:出自應劭的《漢書注》

【秦穆與群臣飲酒,酒酣,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奄息等許諾。及公薨,皆從死。】

-

④殉葬177人,霸業終止:參考《史記》

【三十九年,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彊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

④“結發事明君”“焉得不相隨”“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出自王粲的《詠史詩》

曹植也作了《三良詩》

陶淵明也作了《詠三良》

蘇軾這個陶淵明鐵粉一看,馬上也作了首《和陶詠三良》

他路過秦穆公墓時還寫了個小作文表示現在的人呐,根本沒有古人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所以覺得人家做不到自願殉葬!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可悲!!(今人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所以這是個常見詠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