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2/3頁)

知道了,這是力大無窮馬文升!

文哥兒看了看馬文升的年紀,又給朱厚照補充了一句:“可惜他已經和劉閣老他們差不多老了,現在可能打不動了。”

朱厚照很是遺憾。

兩個人嘀嘀咕咕地編排著馬文升,馬文升那邊也給朱厚照講起了自己的諸多建議,先是表示該請朱祐樘那位老成知書的保母衛聖楊夫人於太子左右保抱扶持,接著就是開始講述應該禁止太子接觸一堆玩意。

簡而言之,不該聽的絕對別讓他聽,不該看的絕對別讓他看,不該玩的絕對別給他玩!

最好連太子怎麽走路都要按照規矩來,務必教出個端方仁義的好太子來!

文哥兒:“…………”

來了,他來了,他帶著禮教的大棒來了。

其實這些提議也沒多過分,正常人教小孩也講究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講究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只是這麽正兒八經地列出來聽著就叫同為小孩子的文哥兒怪難受的。

孩子還小,做什麽要為難孩子!

朱厚照這個年紀的理解能力遠沒文哥兒好,馬文升講了半天他也只聽懂了那一大堆話裏的“不使”“不使”“不使”。

這是說不讓他做這不讓他做那!

朱三歲氣鼓鼓!!!

馬文升一把年紀了,聲音依然洪亮有力,講完自己的建議後還鄭重其事地把奏疏獻給了朱祐樘。

講的都是老成之言,朱祐樘自然是欣然接納。

馬文升看了眼太子朱厚照和他旁邊的文哥兒,坐回原位沒再多說什麽。

按理說,該有人提出文哥兒這個“小先生”名不正言不順。

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從朱祐樘到諸位閣老,對這位小神童都青眼有加。

左右也沒鬧出什麽不好的事來,大家便不說什麽了,只恨自己家裏沒教出個神童來!

文哥兒也注意到了馬文升他們投到自己身上的目光。

這些目光中蘊含的意思無非是“只要你哪天行差踏錯我就要可著勁噴你”之類的。

文哥兒瞅了眼看起來依然氣呼呼的朱三歲,只覺自己非常無辜。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太子陪玩王七歲,他能幹什麽壞事呢!

一頓宮宴其樂融融地吃完了,朱祐樘讓人知會王華一聲,說是要把文哥兒在宮裏多留半天,回頭再讓人送他回王家去。

朱祐樘都這麽說了,王華還能怎麽辦?只能自個兒出宮去。

趙氏一直在家等著王華父子倆回來,等瞧見只有王華一個人回家,不由追問道:“文哥兒又出去玩了嗎?”

王華道:“陛下讓他留在宮裏陪太子玩兒,傍晚再讓人送他回來。”

趙氏一時也不知該高興兒子被天家看重好,還是該擔憂兒子小小年紀就承受了他不一定能承受得住的榮寵好。

只是外頭的事就算王華樂意給她講,她也只能聽個一知半解,根本幫不上什麽忙。

別說是她這個當娘的了,便是他祖父和他祖母也給不了他什麽建議,只希望他們父子幾個日後能在官場上相互扶持才好。

另一邊,文哥兒被留在宮中玩耍,還跟著朱厚照去給張皇後、太後、太皇太後拜了個晚年,得了不少賞賜。都是當壓歲錢給的,文哥兒也就開開心心收下了。

比較棘手的是張家人也進宮了,張鶴齡兄弟倆被攆來陪太子玩耍。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文哥兒自然邀張鶴齡他們一起玩。

這麽冷的天,沙池是不能玩的了,他們便用積木堆出大運河來,玩起了京師還沒流行開的《大運河》遊戲。

雖說還沒有出專門的大運河積木套裝,不過只要積木塊足夠多,文哥兒什麽都能拼出來!

朱厚照幾人都只拼了幾塊,就瞧見文哥兒已經把沿途關卡都拼好了。

速度不可謂不快。

本來朱厚照準備第一時間搶占卡包,還是文哥兒掏出張自己沒見過的金閃閃的“大唐寶船”卡說“誰贏誰得”,他才不甘不願地和張鶴齡他們一起在起點出發。

白給的他還不稀罕,就是要贏到手才刺激!

既然是多人遊戲,文哥兒便讓他們在每個關卡自行抽卡,卡面好壞全憑他們自己的運氣。

當然,太子這裏的卡只有“一般壞”和“特別壞”,只能看誰最後損失最少了!

得益於文哥兒的好口才,這麽氣人的遊戲幾個人愣是興致勃勃地玩了局《大運河》。朱厚照憑借著豐富的(被坑)經驗險勝一籌!

看著朱厚照拿到了“大唐寶船”卡,張鶴齡兄弟倆都有些不服氣,都捋起袖子說道:“再來,再來!”

文哥兒端起茶啜了一口,轉頭問朱厚照:“殿下還來嗎?”

朱厚照哼哼兩聲,掏出“大唐寶船”給張鶴齡兄弟倆看,特別指出他有大唐寶船可以多載貨、多載人,掏出來就等於贏在起點上,他兩個舅舅絕對贏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