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2/3頁)

李東陽見他這般自在,便也沒再逗他,只是有些疑惑聖上怎地把文哥兒給邀來了。他若有所思地瞅了文哥兒兩眼,覺得這場千秋宴怕是會有什麽不得了的事發生。

隨著眾臣陸續到齊,朱祐樘便帶著剛滿三歲的皇太子朱厚照過來了。

說是滿三歲,其實也就剛過完第二個生辰,看起來還是小小的一只。

眾臣齊齊起身敬祝皇太子千秋壽。

旁人生辰都祝百歲的,到了太子則是至少要祝個千歲!

文哥兒也跟著起身給皇太子祝壽,只是他坐著還好,站起來就很容易淹沒在人群中,只能瞧見他爹等人寬闊的背脊。

年紀小就是這麽吃虧!

皇太子朱厚照繃著一張小臉被人抱著,聽到大家祝他活個千歲,他也聽不太懂,只覺都是他平時聽慣了的話。

比起在這裏看一群糟老頭子祝賀他千秋,他更想回去玩積木。可他爹讓他乖乖吃完這頓飯,他也只能悶悶地任人抱著當這場千秋宴的吉祥物。

朱祐樘等眾臣賀畢,派人去把文哥兒喊上前來。

王華瞧見禦前來了人,還要找文哥兒到前頭去,心裏不由咯噔一跳。

見文哥兒臉上連點兒驚訝都沒有,王華意識到了什麽,不由瞪了文哥兒一眼,眼神裏的意思是“你是不是早就從丘閣老那裏得了什麽消息”。

文哥兒一臉無辜地回望他爹一眼,表示“您說什麽我真的啥都不知道”,就一本正經地跟著那過來傳話的近侍往前走去。

不少人都注意到朱祐樘派人去請文哥兒上前的舉動。

不管一開始瞧見了文哥兒的人還是一開始沒瞧見文哥兒的人,這會兒都齊齊看向這位早早名揚京師的小神童。

文哥兒被那麽多眼睛注視著,仍是不慌不忙地走到了最前頭向朱祐樘與朱厚照見禮。

朱厚照剛才對著一群糟老頭子(能坐到前排的人年紀都不小,內閣成員更是平均年齡差不多七十歲),正郁悶得很呢,乍然看到個六歲大的小孩兒,瞧著還生得眉清目朗、俊秀可愛,頓時就被吸引住了,一雙烏油油的眼睛一下子轉到文哥兒身上不再挪開。

有時候人的喜好其實挺一致,比如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往往都喜歡好看的!

朱厚照越看越覺得文哥兒是整場千秋宴裏看著最順眼的,繃了半天的小臉蛋都添了幾分雀躍,要不是還記著自家父皇還在旁邊,他都要喊文哥兒快過來陪他玩了。

朱祐樘轉頭給朱厚照介紹了一番,說這位就是京師有名的小神童,像如今他愛玩的積木和拼圖就是文哥兒想出來的。

朱厚照聽後眼睛更亮了,雙目熠熠地看向文哥兒,像是在看什麽大寶貝。

朱祐樘給兒子講完了,又看向乖乖立在跟前的文哥兒,把自己的打算當眾宣布出來。

除了早就知曉此事的閣老們,其他人都或驚或嘆,沒想到文哥兒與丘閣老合編《成語詞典》,居然編出了這樣的機緣來!

不過看丘閣老為《成語詞典》寫的後記,編這本詞典的主意本來就是文哥兒出的,莫怪連陛下都對這小孩兒另眼相看!

何況太子還這樣小,能學會什麽?與其說是給他找個“小先生”,倒不如說是給他添個玩伴。

只遺憾自家子弟沒出個神童!

眾人都只是扼腕不已,並沒有人出言反對此事。

沒看見閣老們都不吱聲嗎?

王華聽了前頭傳過來的話,整個人麻麻的。

他現在已經確定了,文哥兒肯定早就從丘閣老那邊得了消息,只是沒和他這個當爹的說而已!

這小子可真是不讓人省心。

就在大家都覺得文哥兒下一秒就要謝恩領命時,文哥兒卻沒急著應下,而是又行了一禮,大膽開口:“小子聽聞宮中規矩森嚴,恐年紀小不懂事壞了規矩,所以有三問懇請陛下先行答復。”

朱祐樘聞言溫和地笑問:“哪三問?”

文哥兒不疾不徐地問道:“不知在小子殿下講授成語故事時非常之法是否可用?偶有失儀是否可恕?教而不學是否可辭?”

文哥兒和朱祐樘掰扯起來,說自己拜師的時候他爹就說了,往後怎麽教全看先生的意思。不像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吃點苦頭就責怪先生,不是嫌棄先生留的功課太多就是責備先生懲罰自家孩子,這樣叫先生都不知從何教起。

陛下當然不會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家長,他也不可能去責罰太子或者給太子留很多功課,只是不希望好事變成壞事。畢竟他還是個孩子,他不知道輕重!

要是實在教不好,希望能給他辭職自由!

文哥兒站在那裏滔滔不絕地講完了自己的想法,這才乖乖等著朱祐樘回答。

不僅朱祐樘聽得一愣一愣的,連劉健他們都聽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