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3頁)

猝不及防被親哥賣了個底朝天的文哥兒:?????

說話就說話,怎麽還帶告狀的!

王守仁啊王守仁,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人!!!

王華看了文哥兒一眼,決定還是先教誨一下大兒子:“再有大半個月就是會試了,你得沉下心來好好讀書。”

王守仁聞言也想起會試在即,只能老老實實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唉,這個年過得太快活,他都忘了自己還是個準會試考生來著。

王華見王守仁把話聽進去了,目光才轉到文哥兒身上。

文哥兒立刻矢口否認:“我可沒有說您的字不咋樣!”

王華笑問:“那你是怎麽說的?”

文哥兒道:“我就是說您的字沒祝枝山的好。”

他又給王華強調了一番,說不是王華的字不好,而是祝允明的字太好了。就和跟人講“杜甫的書法沒有顏真卿好”一樣,這話難道是在貶低杜甫嗎?陳述事實罷了!

祝允明的字王華自己也是看過的,水平怎麽樣難道他還不清楚嗎!

王華:“…………”

行吧,確實有那麽一點道理。

就是這種大實話實在不怎麽中聽。

王華擡手摸著文哥兒的腦殼說道:“我這個當爹的已經四十好幾了,現在開始勤學苦練也來不及了,還是得靠你們兄弟幾個去把他們給比下去。今天的字練了嗎?”

文哥兒:?????

可惡,你自己比不過,憑什麽要兒子去比!

想到自己今天摸了祝枝山的第六指,練起字來肯定如有神助,文哥兒也就不和他爹閑扯了,興致勃勃回房練字去。

接下來這段時間,文哥兒每天瞎跑的地點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去大興隆寺找文徵明玩兒。

祝允明要備戰下個月的會試,唐寅他們要結伴出去浪,就剩文徵明一個人平時安安心心地待在那兒讀書練字。

文哥兒見他也是個好讀書的,便邀他一起去丘濬家玩耍。

文徵明一開始還有點猶豫,後來去了一趟發現丘濬並不怎麽在意他們登門,只要他們安靜看書便好,也就時常隨著文哥兒去蹭丘家圖書館的書看了。

去的次數多了,不免也知曉了文哥兒關於《飲食詩話》的構想。

畢竟文哥兒就是個憋不住話的,沒幾天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王六歲的寫書計劃給他講了,還積極邀請:“到時候你可要給我寫序啊!”

文徵明壓根不知道文哥兒已經邀請過李夢陽,聞言說道:“你若是不嫌棄的話,我自然是沒問題的。”

文哥兒道:“我怎麽可能會嫌棄!最好你和伯虎兄他們都給我寫!”

集齊江南四大才子的真跡,他這本《飲食詩話》必然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等會,還有一個才子到底是誰來著?

至今仍未知道最後一位才子的姓名。

唉,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應該知足!

三缺一未嘗不是一種遺憾美!

文哥兒在心裏嘀嘀咕咕一堆,抓緊時間跟文徵明把寫序的事敲定下來。

現在印書都是靠雕版,所以可以把文徵明他們的真跡雕出來印刷成書。

要是沒機會印刷成書,也可以直接把收集起來的才子真跡直接裝訂成冊,那收藏價值可就更高了!

怎麽看都不虧!

棒!

於是《飲食詩話》還沒寫出來,文哥兒就已經約了一圈的序。

丘濬眼瞅著他這個也邀請那個也邀請,等文徵明走後不由說道:“哪有人像你這樣書都沒影就先邀人幫你寫序的?”

文哥兒一本正經地道:“孔聖人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哪有人菜都要出鍋了,才手忙腳亂找盤子的呢?自然是要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才能專心致意、從從容容地把菜做好。”

丘濬聽了一陣沉默。

不知道為什麽,這小子明明每次用的都是聖人之言,可叫人聽了總想把那些個聖人之言從他話裏摳出來。

丘濬道:“到時你這書莫不是序比正文厚?”

文哥兒聽了丘濬這話兒,一時也有些踟躕起來。對哦,這麽邀請下去到時候他這本書的序說不準當真要比正文厚!他說道:“您說得有道理,以後我少邀幾個。”

這不是話趕話說到那兒了,順嘴就邀請出來了嗎?

不關他的事,是他的嘴巴自作主張!

文哥兒心安理得地推諉了一通,又給丘濬念了本新書,才溜溜達達地回家去。

到了二月初,謝遷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今年的會試主考官由他和另一位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陸簡來當。

其他的同考官之類的基本也都是在翰林院選。

文哥兒數了數,十幾個考官裏頭就兩三個不是翰林官。

這麽算下來,他居然是在考官堆裏長大的!

文哥兒很是感慨。

謝遷這個主考官接到旨意後就開始閉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