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3/4頁)

謝遷聽了只能客觀評價:“你這頓打挨得不冤枉。”

要不是文哥兒手上已經負傷,謝遷都覺得自己的代打業務這次該開張了。

想罵劉吉替丘閣老出氣倒不是什麽大事,頂多只是把劉吉得罪狠了而已。

左右他們和劉吉也不怎麽對付,得罪了也就得罪了。

可你跑去和張鶴齡兄弟倆攪合在一起做什麽?

小小年紀就不走正路,被人知道了該怎麽看你?

不能怪丘閣老這次動了真格。

謝遷正色說道:“你是該長長記性了。像上次你寫《討‘金蓮癖’檄》把你二先生他們的名字全寫上去的事大家都沒與你計較,難道你覺得大家都很喜歡你這麽做嗎?一次兩次也就罷了,三番五次耍這種小聰明,大家就算面上不說什麽,心裏也會遠著你。”他看向文哥兒的目光中滿是期許,“你從小學什麽都快,且懂事到不用別人替你操心,只要你肯把你這份聰明勁都用到正途上,以後前程必定不會比你爹和我們幾個老師差。所以你不該把心思放在這等閑事上,這是丘閣老對你的期望,也是我們對你的期望。”

就算罵了劉吉,又能有什麽用處?

罵劉吉的人多了去了,實在不用他一個小孩摻和進去。

文哥兒反省了一天,早反省明白了,現在聽謝遷這麽一教育,更是低著腦袋誠懇認錯。

謝遷都開了頭,吳寬和楊廷和也勸勉了文哥兒幾句。

吳寬還順便免了他接下來幾天的書法功課。

李東陽卻是多問了一句:“那對聯是你想出來的?”

文哥兒連連搖頭,表示自己也是從別處聽來的,覺得挺有意思就記下了。

李東陽道:“我都沒聽說過,你下次再遇到這種有趣的對聯也給我講講。”

這對聯的威力還是很不錯的,今天還有很高的討論度,比之昨天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哥兒再次連連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謝遷:“…………”

這李西涯沒救了。

都是自己人,大家自是不會把文哥兒幹的事往外說,齊齊教育完文哥兒後就散了。

結果第二天又有另一個消息傳開了,說是今兒早朝等宮門開時丘濬居然當眾問劉吉喜不喜歡他的回禮。

據說劉吉當時氣得臉都青了。

關於兩位閣老大門口輪流被貼對聯這種事,大家表面上當做不知道,實際上私底下都瘋狂討論過,現在一聽丘濬問“回禮”,大夥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敢情是兩位閣老在對罵啊!

還是丘閣老最了不起,從來都不怕得罪人,這種話都敢直接問出口!

不過想到如今流傳特別廣的“王閣老特能吃(大胃王)”傳言也是出自丘閣老之口,大夥又覺得特別理所當然。

丘閣老就是這樣的脾氣沒錯了,從不在意正面跟人剛,誰的面子都不給!

接著丘濬還上了長長一本,要求嚴格規範外戚行為,搬出太祖祖制、歷史教訓等等作為依據,表示近年來在外戚的問題上有許多有違祖制的情況出現,聖上若當真想當一代明君,理應克己復禮,不因私情壞了祖宗之法。

言辭之激烈,內容之嚴肅,只差沒指著朱祐樘鼻子說“你不這麽做就是昏君”了。

丘濬還悉心歸納了一系列針對外戚的行為規範,甚至直接提出外戚不可封爵。

太祖分明定下過“非有社稷軍功者不封”的規矩,你給皇後親爹一個爵位也就罷了,還搞世襲,是完全不把祖制放在眼裏!這種行為不覺得愧對先祖、愧對社稷嗎?

這奏本簡直炸開了鍋。

劉吉只是攔著不讓朱祐樘把米放下鍋,丘濬這是把人家鍋給掀了啊!

朱元璋、朱棣那會兒確實是“非軍功不封”沒錯,可從明仁宗朱高熾那一代起外戚就開始封爵,現在你說不讓就不讓,你這小老頭兒是進了內閣以後飄了嗎?!

不僅外戚們很生氣,朱祐樘也不高興。

本來王恕、劉吉他們勸著不給加封就讓他不樂意了,現在丘濬還直接提出禁止給外戚封爵,自然讓他更惱火。

以前王恕勸朱祐樘別給張巒加勛號,朱祐樘都是表面上十分嘉許王恕的直言敢諫,實際上過個幾天還是依著張巒的請求給他的壽寧伯前面添上了“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這麽個勛號。

現在對著丘濬這奏本,朱祐樘連表面嘉許都沒了,只給個“再議”的答復。

連即將“榮歸故裏”的劉吉都忍不住多看了丘濬兩眼。

這小老頭兒莫不是瘋了吧?

這麽個奏本遞上去,得罪的可就不止是壽寧侯一家了。如今太後和太皇太後都還十分康健呢,你這是一點都不怕皇帝最親近及敬重的三個女人輪流罵你啊!

想想自己麗嘉貼個對聯泄憤後又多添了個“王八無恥”的傳言,劉吉不禁有些懊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