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頁)

想法是挺好的,不過想想進社學的都是十五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就算學個幾年也是沒滿二十歲的毛頭小子。他們說要去幫人主持紅白事,人家真的會讓他們進門嗎?

文哥兒把自己的想法和老丘講了。

劉閣老他們不討論這事兒,說不準不是因為社學全荒廢了呢?

文哥兒道:“我看可以每旬趁著小孩子不上課開個老年班,叫老人去當禮生,人德高望重的,說的話大家都愛聽。還有那些閑居家中的致仕官員、閑住官員,也邀他們在鄉裏搞搞講座,他們當了那麽多年官,肯定什麽都懂的,合該發揮發揮余熱!”

所謂的閑住官員,就是被免職或者告病不去赴任、從此關起門來當起了家裏蹲的官員。

像那莊定山、陳白沙,還有那個桑悅,都是幹著幹著覺得當官沒意思或者沒有上升空間,決定回家當個悠哉閑人去。

提到這些人,丘濬也是很是不滿,覺得他們一天到晚沽名釣譽,根本不為朝廷和百姓做貢獻(桑悅那種剛出仕就被人誤寫成退休年齡的可憐人除外)。

文哥兒見丘濬有些意動,立刻又賣弄起他的養生小知識來,“其實人老了有點正經事可以做,有地方和人聊聊天,對他們自己身體也有好處。他們聽說朝廷沒有忘記他們,肯定也會很高興!”

人越老就越怕孤單,怕獨處的時候覺得自己沒用處了,屬於孔聖人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

只要感覺自己還被需要著,對後輩還有著極大的用處,且還有許多人聽他們說話,他們走起路來怕是都會虎虎生風!

文哥兒這麽一通鼓吹,竟是叫丘濬覺得這事兒全是好處。

現在問題來了,社學都荒廢了,上哪開老年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