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3頁)

老太太難得有了談興,問文哥兒:“你怎麽突然問種地的事?”

文哥兒把自己的種地計劃和盤托出。

他要看看能不能種出什麽好吃的米!

老太太微微驚訝,沒想到這小孩兒不僅出來擺攤,還要出城租地去。

“你家裏人同意了?”老太太奇道。

“同意了的,我祖父還說要和我一起去租山種竹子呢!”文哥兒興沖沖說道。

沒等老太太再說話,老頭兒已經脫口而出:“可選好地方了?要是沒選好,我這小舅子家離得還挺近的,周圍也有山有地,我那小舅子和裏長也熟悉,小官人可以去看看。”

老頭兒還詳細地給文哥兒介紹了一下,他那小舅子姓趙,住的村子叫石子坳,村裏人都挺好的,那一帶也有人種水稻,水土應該挺適合。

眼看老頭兒推銷得格外起勁,老太太忍不住又拉了拉他。

文哥兒沒注意到他們夫妻之間的小動作,聞言特別高興地說道:“好!明兒我和祖父就要出城去了,您要是不忙的話可以帶我們過去看看嗎?”

老頭兒一口應下。

等到擺攤結束,文哥兒和謝豆、金生一起往回走。

金生說道:“可以先去那邊看看,若是那邊適合,就不去我們家那兒看了。”

不是金生不幫著自家人,只是一來時人講究父母在不分家,一家老小合住在一起,公賬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銀錢上算不清楚,後續麻煩多多;二來他二叔如今靜下心來耕讀了,他們老是帶人去做客反倒叫他心思浮動。

況且他們家沒種過水稻,根本沒這方面的經驗,怕是管不好稻田,倒不如直接花錢找個有經驗的人來做事。

要是有其他適合的地方,就不用去他家那邊了,免得文哥兒爺孫倆覺得不滿意還看在他們家的份上勉強去那邊租地。

文哥兒聽金生真心實意為他考慮,連連點頭表示他知道了。

謝豆在旁邊聽著,只覺租個地要考慮的事都老多了。若是換成他自己做這事兒,他絕對想不過來!

一行人一起回了家,文哥兒跑去找他祖父說起自己有了新選擇的事。

他把金生的想法給王老爺子講了。

王老爺子道:“金生是個好孩子。”

尋常人碰上機會只會往自己家撈好處,哪裏會真心實意替主家考慮?

也是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金生又算是文哥兒的奶兄,感情和別家兄弟比都不算差,金生才會和文哥兒說這麽多。

爺孫倆討論了一會,王老爺子拍板定案:先把目的地定為那老頭兒講的石子坳。

第二日一早,文哥兒便去尋那“窩脖兒”老頭,給他介紹了自家祖父。因著最近天氣還不算太暖和,離牡丹花開的日子也還早,老頭兒便只自己隨他們過去。

一行人出了城,果然沒走多久就到了老頭兒那小舅子所在的石子坳,比之金生家還略近一些,往來非常方便。

光是這一點就是頗大的優勢了。

王老爺子已經很久沒出城,他坐在馬車裏看了一路的風光,只覺自己太久沒看到田野了。

他下了馬車,剛要四處看看,就瞧見文哥兒興沖沖從車上跳下來,眉頭忍不住突突直跳。

“小心你把門牙給摔斷了。”王老爺子直搖頭。

“才不會!”文哥兒不服氣地道,“馬車這麽矮,摔不著我!”

爺孫倆湊一起,早習慣了你損我一句我氣你一句,拌了兩句嘴也就不講了,專心欣賞左右的風景來。

說是石子坳,周圍自然多石頭,有座小山頭就是石頭山,石多泥少,瞧著挺稀奇。

這是文哥兒第三次出城,他左看右看,還是覺得樣樣都新鮮。

等瞅見前頭有條溪,他還跑過去蹲下看了半天,直至找到幾條擺著尾巴遊過來的魚苗苗才心滿意足地繼續往前走。

“這水真清!”文哥兒和領路的老頭兒誇道。

“那肯定的,這水可是山上的活泉引下來的,石頭裏流出來的水最幹凈了。”老頭兒介紹道。

文哥兒雖不知道有什麽依據,卻莫名覺得很有道理。

想想白花花的溪水從白花花的巖石上潺潺而下,可不就是古時所說的“清泉石上流”嗎?

一行人邊走邊聊,很快走到一處農家小院前。

隔著蓬門,文哥兒看不清裏頭是什麽情況,老頭兒讓他們稍候,自己上前叩門,看看自家小舅子在不在家。

沒一會,有個約莫三十七八歲的中年人來開門。

他看見門外站著的自家姐夫,有點訝異。

門外的文哥兒看清楚這人,也有點訝異。

沒想到老太太的弟弟年紀挺小的,少說也和老太太差了二十來歲吧?

難道是常年單身格外顯年輕?!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你看起來這麽年輕,一定是因為單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