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頁)

吳寬也很關心同鄉這幾個頗有才華的晚輩接下來幾年能不能順利參加鄉試,是以樂於把文哥兒這封挑戰信轉給文徵明他們。

事實上按照這兩年他們在官學裏的表現,今年就能參加鄉試、明年能來京師參加春闈的估計就祝允明一個。

不過能勉勵一下後輩積極進取總是好的。

文哥兒哪裏知道吳寬這些復雜的考慮,聽吳寬這麽說便開開心心地把這件事放下了。

他早上把自己的功課做完,吃過午飯後就跟他爹告假,說有事想去王文素家一趟。

王華看了眼文哥兒身邊個頭漸高的金生,考慮片刻後點頭說道:“行,你去吧,不要亂跑。眼下正逢年節,外頭人多,你要是被拍花子拐跑了我們可不去找你的。”

文哥兒見他爹一副巴不得他被人販子拐走的態度,不服氣地道:“我才不會被人拐了!”

王華瞅了瞅他氣鼓鼓的模樣兒,樂道:“也是,你這麽能吃,誰家買了你肯定後悔極了,說不準沒兩天就忙不叠地把你送回來,生怕被你給吃窮了。”

文哥兒:“…………”

好氣!

文哥兒不想搭理他爹。

文哥兒領著金生跑出翰林院,直奔王文素家。

王文素把他們討論出來的簡化數學符號和歷代幾何知識都整理成書了,正在琢磨怎麽把它付梓成書。

這書倒是不厚,他這家文房店再攢點錢可以掏得出這筆錢,問題就在於要怎麽送去過審以及怎麽將它推而廣之。

王文素還在為怎麽出書發愁,文哥兒就來了。

文哥兒見王文素正在整理手稿,湊過去問:“你的書寫好了?”

王文素道:“算不得我的書,只是像你說的那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罷了。”

他這個年紀就算大言不慚說自己領悟了算學奧秘,別人也是不會信的,是以書中內容大多出自歷代算經之中,再增加些運用簡化數學符號進行推演的過程。

可哪怕王文素由衷認為這些內容很有趣很吸引他,也得承認這恐怕不會是讀書人愛看的書。

想要他們花錢買更是難上加難。

文哥兒都不記得自己啥時候和王文素扯淡過“巨人肩膀”之說,他坐下拿過王文素已經裝訂成冊的初稿翻了一遍,覺得問題不是很大。

去年年底丘濬進獻《大學衍義補》綱要時增添了不少圖表內容,如今丘濬還躋身閣老之列,朝廷裏頭有些衙門也陸續學著往公文裏增加圖表。

別的不說,你把圖表列好再去去戶部那邊扯皮,戶部想扣你經費都得先給你個說法!

官場上下大多數人都是實用主義者,既然祖宗之法裏頭沒有任何一條說不許用這玩意(在此之前根本沒人這麽用過,自然無從禁止),那不就是允許使用的嗎?

這種實用主義既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優點,也是古代知識分子的缺點。

這體現在只要是有用的東西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發揚光大,可一旦失去用處他們就會棄若敝屣。

比如詩詞歌賦退出科舉舞台,他們就專心研習八股文去了。

現在趕巧朝中有了點運用圖表向上級匯報工作的苗頭,文哥兒覺得推出這本書正是時候。哪怕後面那些專業幾何知識沒人看,總有人會為前面的圖表入門購買!

明朝公務員和準公務員們本來就是當前時代書籍的主要消費群體。

文哥兒道:“這事兒我去和老師他們講,要是能說服丘閣老和我二先生作序,印出來肯定賣得好!”

王文素沒想到自己離印書這麽近,心頭有些火熱。他把書翻到書封上,指著上頭的署名說道:“很多內容都是你和我一起討論出來的,所以我把你的名字也添上了。”

文哥兒:?????

人在家中坐,二作天上來!

王文素見文哥兒一臉震驚,勸說道:“你如今比我出名,我把你名字加進來算是占了你便宜,到時候要是這書真能賣出去,賺來的錢都給你。”王文素語氣堅定,“你確實給了我許多啟發,要是你不願意跟我一起署名,這書便不出了。”

這是王文素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他沉迷算學這麽多年,沒見過多少真心喜愛此道的人,因此他對書的銷量持悲觀態度。

他想加上文哥兒的名字,一來這本書的思路本來就是文哥兒給的,許多內容也是他們共同探討出來的;二來就是想借文哥兒的神童名頭讓更多人注意到這本書,若是能有更多人因為這本書成為算學同好就更好了。

至於錢不錢的,他倒是不怎麽在乎。

文哥兒聽王文素把諸多考慮一一道來,想了想也就沒再拒絕。

這大概就像後世專家們編專業課本那樣,出了力的都能標個編者名。

至於賣書賺來的錢怎麽個分法……這錢現在都還沒影呢,文哥兒壓根沒想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