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頁)

功在千秋,一點沒錯!

徐富他們本來只覺得文哥兒是又嘴饞了,聽文哥兒洋洋灑灑地鼓吹了一通,不知怎地有些熱血沸騰。

只是他們也清楚這並非多留心一下就能做到的事。

外邦人也不是傻子,他們有好的作物同樣會自己捂著,根本不會隨便把植株或者種子給別人。

誰都不想把好東西分給別人不是嗎?像張騫他們哪個不是親自去了當地,才能搜羅到適合移植的好作物?

他們若是多譯幾本書,說不準還能從中找到點記載。至於想要把作物弄回來,興許還是得靠商賈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去哄到手。

世上從來就沒有隨隨便便就“功在千秋”的好事。

徐富笑著答應:“我們肯定會留心的,就看我們有沒有那樣的好運氣了。”

文哥兒一聽徐富答應下來,高興地說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文哥兒從四夷館溜達回翰林院,路上碰見了太醫院的醫學生。

他們都說很久沒見文哥兒了,邀他去太醫院玩兒,話裏話外頗有些文哥兒過河拆橋的譴責意味。

畢竟,文哥兒五月那會兒跑去太醫院查完纏足醫案就不來了。

文哥兒聽了頗覺慚愧。

他能有什麽辦法呢,他王四歲真是太忙了!

既然受到了醫學生們的熱情邀請,文哥兒自是不會拒絕,又跟著他們去了太醫院。正好他現在學了些強身健體的武學入門基本功,可以讓專業人士瞧瞧他這麽練到底傷不傷身!

文哥兒跟著熟人去了太醫院,趁著禦醫們空閑的當口嘿嗬嘿嗬地演示了一套(自認為的)標準動作,興高采烈地請教禦醫這樣練是不是能練出強健的體魄!

禦醫們對這個活潑又好學的小孩兒很有好感,見他耍得小臉蛋紅撲撲,眼睛亮晶晶地跑到他們面前來發問,自然都哄著他說“肯定能”。

一行人正說笑著,就聽到有人在不遠處冷哼一聲。

禦醫們頓時噤聲了。

文哥兒擡頭看去,卻只看到個轉身走開的後腦勺,那背影瞧著像是見過幾次的劉院判。這是不滿他跑來打擾太醫院工作、弄得禦醫們上班摸魚嗎?

文哥兒有點摸不著頭腦,小聲和禦醫們說起了悄悄話:“劉院判是不是生氣了,會不會扣你們俸祿?”

禦醫道:“我們俸祿又不是他發的,他扣不了。”他們這些禦醫一般只為皇帝、後妃以及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看病,偶爾兼職修修醫書,平時算不得多忙碌,休息放松的空档還是被允許的。他說道,“劉院判最近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的人自然看誰都不太順眼,聽到別人的歡聲笑語更覺刺耳得很。

劉院判看到底下人聚眾摸魚只是冷哼一聲,沒有過來破口大罵,已經算是很克制的表現了。

文哥兒對此表示理解,很乖巧地沒再打擾大家工作,坐在旁邊拿些醫案研究都有什麽特殊病例。

天氣冷了,禦醫們眼看快要入冬,坐一起聊起每年冬天的忙碌來。文哥兒聽他們要開醫學研討會,頓時撂下枯燥的醫書,支起耳朵聽他們討論。

有曾有多年地方行醫經驗的小兒科禦醫感慨道:“也不知怎麽回事,有錢人家的孩子反而難過冬。”

這個現象大夥也注意到了,他們對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照理說有錢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冬天冷了還能燒火爐子取暖,不得更好過冬才是?窮人家才慘,很多連炭都燒不起,遇到特別冷的冬天只能硬熬。

眼看馬上就是冬天了,他們也得準備應對各家老人小孩的“過冬”問題了。

文哥兒在旁邊聽了,忍不住插嘴道:“是不是燒爐子惹的禍?”

禦醫們一愣,轉頭看向文哥兒,奇道:“這是怎麽個說法?”

難道冬天取暖還能取出問題來不成?

文哥兒被這麽多禦醫齊刷刷看著,不由抓耳撓腮起來。他記得安全教育課是有這麽一項,說是冬天要是用煤炭取暖必須要注意通風透氣,不是捂得越嚴實越好的,原理是什麽來著?

文哥兒沿著這個線索把相關記憶回溯了一下,很快想起了到底是怎麽回事。

一氧化碳濃度太高!

這東西是世界上最經常引起生活性中毒致死的毒物。

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氧氣、一氧化碳之類的概念,文哥兒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好在禦醫們不愧是廣讀醫書的人,文哥兒起了個頭,他們便就著這個思路討論開了:“確實有可能是煤炭毒,小兒口不能言,身子骨又弱,比成人更容易出意外。”

文哥兒一聽他們有現成的說法,立刻點頭表示肯定是煤炭毒沒錯了,並把自己記得的冬日取暖安全守則講了出來:“要通風透氣!”

禦醫們點頭說道:“是得透氣,不然煤炭毒散發不出去,全攢在屋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