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3頁)

他爹說過的,王鏊的文章在國子監時就很有名,後來還被點為探花!一聽就是科舉高分作文選手沒錯了!

那可是國子監優秀前輩的文章,他哥還有理由不好好讀嗎?

文哥兒說幹就幹,第二天一早就跑去尋王鏊商量。

自從得知王鏊與謝遷是同年進士,與吳寬又是同鄉,他便覺自己與王鏊也有著十分親近的關系了,是以找王鏊說起這事兒也並不害臊。

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反正他是小孩兒,不需要顧忌那麽多!

王鏊聽文哥兒跑來找自己要時文,奇道:“你爹是狀元,你老師也是狀元,來找我一個考了第三做什麽?”

文哥兒道:“您曾經在國子監那麽有名,我哥肯定很仰慕您這個前輩,特別願意看您的文章!”

王鏊寫應試文章確實有一手,坊間至今仍流傳著不少他的時文舊稿,隨便找一找就有了。

只不過文哥兒都跑來討要了,王鏊念及他待兄長的一片誠心,便說道:“我家中有不少舊稿,等下衙後你隨我回家取就是了。”

文哥兒兩眼一亮。

王鏊家,沒去過!

“好!”

文哥兒一口應下。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你是我四先生的同鄉,是我大先生的同年,老丘還是你們的座師

文哥兒:好耶禍害對象+1!

王鏊:?

*

更新!今天也白天更了粗長的一章!

全勤不能死,全勤必須活!

*

①王鏊,和謝遷同一年高中,歷史上也是一個閣老

據說他後來繼承了吳寬許多人脈,和文徵明他們交情很不錯

和老丘感情一般般,寫《震澤紀聞》時評價老丘是個杠精(bushi),七十歲還在當校長

原文↓

“(丘濬)議論高奇,人所共賢,必矯以為非。人所共非,必矯以為是。”

“性好著述,雖老手不釋書。性剛褊,不苟取。亦恬仕進。年七十猶滯國學。”

-

②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出自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他們也是慘慘的,搞改革沒幾天就被貶到邊遠地區回不了家,只能寫詩給長安親友表示特別想家

好不容易親友幫忙活動了一下可以調回長安,結果沒撐住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