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3頁)

還有他整理好的豬仔圖冊。

底稿他得留著,下回碰上豬仔年再拿出來找人剪!

京師百姓祖籍各異,各家的風俗也不一樣。翰林院這邊才剛下衙,街上就已經陸續聽見噼裏啪啦的鞭炮聲。

文哥兒揣著圖冊和窗花往回走,被震得耳朵麻麻的,忙伸手把自己帽子上的護耳往下拉了拉,把自己耳朵擋得更嚴實。

各家小孩兒正滿大街撒歡,跑到放炮仗的人家門前撿紅紅的鞭炮。

一大串炮仗放完總有三五顆沒響的漏網之魚,對小孩子來說可都是不要錢的好東西,光是你推我搡比較誰膽子大敢點火就能鬧上半天。

文哥兒自從去了翰林院讀書,平時就挺少出來大街上玩了,一路上不免多看那些開開心心玩耍的小孩兒幾眼,決定明兒開始就約謝豆他們出去漫無目的地瞎跑。

文哥兒把接下來的正旦假期安排妥了,開開心心地跑去給他祖母分窗花,並強調這些圖樣都是他精心構思並拜托庶吉士們他們幫忙畫的,肯定沾了許多好運氣,貼在家裏能保家宅平安!

岑老太太含笑接過一看,只覺這窗花樣式看著怪新鮮的,又喚王老爺子一起看。

王老爺子瞥了一眼,搖著頭點評道:“幼稚!”

文哥兒才不理他,又去給他大哥二哥分。

文哥兒並沒有忘記自己“長大靠子侄”的偉大理想,特意挑出自己指定的“人丁興旺”“早生貴子”小豬仔窗花送給王守仁。

他哥是個大佬,理當早點生個侄兒、把侄兒養育成才,爭取讓他們王家富過三代!

王守仁:“…………”

這小子怎麽回事?

沒事學人催生做什麽?!

小小年紀的,好的不學壞的學!

文哥兒哪裏管王守仁的郁悶,又去給他二哥送“歲歲平安”“學業有成”。

等把給家裏人準備的窗花都派發完了,他才樂滋滋回去給自己住處貼上了“吃喝玩樂”四只小豬仔。

得知此事的王華:“…………”

“吃喝玩樂”並沒比“酒色財”好多少好嗎?!

每天都在揍兒子與不揍兒子之間掙紮徘徊。

除夕夜吃過團圓飯,一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小孩們一開始興頭十足,後來腦袋就開始一點一點的,最終撐不住睡了過去。

連外面熱熱鬧鬧的鞭炮聲都吵不醒他們。

文哥兒也睡得昏天暗地,壓根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時候被人抱回房的。

翌日天剛蒙蒙亮,文哥兒醒過來時覺得枕頭底下有東西,坐起來伸手一摸,是壓歲錢!

文哥兒挨個把它們收進自己的福袋裏。

一年一度的私房錢又陸續進賬了,棒!

年初一還是文哥兒的生辰,不過小孩子過生辰一向不怎麽隆重,只周歲那會兒會辦個抓周宴,平時也就家裏人給做碗長壽面而已。

文哥兒也沒把自己的生辰放在心上,吃過早飯後就拿起他許久沒用過的小鳥瓷哨,跑去出沿著整個東西長安街呼朋喚友。

考驗友誼長不長久的時刻到了,他這麽久沒出來玩耍,也不知能喊出多少人來!

最先聽到“暗號”出來和文哥兒出來會合的自然是謝豆,接著不少熟悉的小孩都從家裏跑了出來。

要是別人來找,他們家裏可能不一定同意放他們出來玩。

文哥兒卻不一樣,文哥兒現在可是在翰林院裏讀書的小神童,聖上見了都誇好,他們家裏人很樂意讓自家孩子沾沾文哥兒的“神童氣”。

文哥兒哪裏知道這麽多,看到朋友們都出來了,立刻帶著他們滿大街撒歡去。

有時候遇上父輩的熟人,別的小孩都慫得跟鵪鶉似的,文哥兒卻是主動迎上去熱絡地打招呼。

看得小夥伴們越發佩服。

王四歲儼然還是孩子王!

相比趁著假期盡情玩耍的文哥兒,丘濬家裏也難得有著兒孫齊聚的熱鬧。

他們一家三代人性格都差不多,過年兒孫歸來也不太敢打擾丘濬,還是他最小的孫子看著書房窗戶上貼著的豬仔窗花和丘濬誇了起來:“祖父,喜歡!”

小孩子說“喜歡”的意思一般是“我也想要”。

丘濬放下書瞧了眼孫子,又瞧了眼那格外喜慶的豬仔窗花,淡淡說道:“喜歡就多看兩眼。”

小孫子:“…………”

丘濬看了看時辰,把桌上的文稿和手頭的書都放好,起身離開了書房,剩下他小孫子眼巴巴地趴在那兒看豬仔窗花。

他爹奉命過來拎走兒子,順著兒子的目光往窗上一瞧,冷不丁看見兩只可可愛愛的豬仔貼在上頭。

丘濬長子:“…………”

他們老爹什麽時候喜歡這種窗花了?!

別說,還挺新鮮的,別處根本沒見過。

等吃過午飯,他們發現丘濬居然做餅去了。這是見他們都回家來過年,特意給他們做餅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