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頁)

文哥兒也知道科舉裏頭五經是選修的,謝遷早就仔細給他講過。

由於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主治哪一經,所以《詩》《易》《尚書》是最熱門的,《春秋》《禮記》每年的中舉人數都相對較少。

比如每年會試錄取三百余人,其中治《詩經》的人一般會破百!

《易》和《尚書》通常也能有個七八十人。

最後剩下小幾十人才是學《禮記》和《春秋》。

沒別的原因,就是《禮記》和《春秋》內容繁多,出題變化多端,考試難度太高,中舉難度大,大家都不樂意學。

算算字數就知道了,《禮記》差不多十萬字,《春秋》差不多二十萬字。

另外三經滿打滿算也就兩三萬字封頂!

字數多了意味著出題範圍大了好幾倍!

這種現象俗稱……字太多,懶得看。

不是人人都能像王華他們那麽變態的。

像李東陽那樣六歲就把《尚書》學通並且敢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談的更是少之又少!

文哥兒道:“先生讓我都看看,都看過了才選得出自己喜歡的。”

丘濬想想文哥兒現在還這麽小,也就沒再多說什麽。

謝遷好歹是個狀元,教起人來還是挺靠譜的,用不著他來操心。

夏天屋裏還是有點悶熱,文哥兒攛掇著大夥把丘濬的茶幾蒲團搬到廊下,沒事就拉大夥坐外頭吹吹涼風。

他還從李東陽家裏順來一叢薄荷,沒事就摘一把來泡薄荷飲子,感覺特別清涼舒服。

薄荷是真的能長,越是時不時摘它幾片葉子,它就長得越起勁。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丘家的睡蓮終於開花了!

自從看到睡蓮長出花苞,文哥兒每次跑過來都會先去看兩眼,偶爾還忍不住伸手戳戳那小小的花苞,眼巴巴地看著它越長越鼓,最後終於挑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水面上徐徐綻開。

李兆先見文哥兒開心宣布睡蓮開花的消息,想到了順天府學的桃子。他對文哥兒說道:“府學裏的桃子快熟透了,你要去嘗嘗看嗎?再不去可就沒了。”

文哥兒都快把這樁要緊事給忘了!

文哥兒當場倒打一耙:“你怎麽不早些給我提個醒?”

李兆先道:“這不是你每天都挺忙,我沒找著機會跟你講嗎?”

文哥兒跑去和他爹請了個假,積極地要跟李兆先去吃桃子。

這可是春天就說定的!

文哥兒對著他爹念叨:“孔聖人說得好,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說了就要做到!

一個人連信用都不講,真不知道他能做成什麽事!

王華被文哥兒念叨得腦殼疼,無奈地說道:“又沒人拘著你,你愛去便去。”

文哥兒便叮囑他要幫忙和謝遷他們說一聲,他可不是逃課,他是要去履行春天的約定!

王華無奈地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二天文哥兒興沖沖跟著李兆先去了順天府學。

少了文哥兒,翰林院莫名安靜了許多。

說起來文哥兒也不是愛吵鬧的小孩兒,大多時候都是安安分分地蹭課和看書,偏偏他不在就是叫人覺得靜悄悄的。

等得知文哥兒去了順天府學,吳寬奇道:“他倒是哪都愛去。”

王華道:“他就是惦記著順天府學的桃子,上回聽說好吃他就一直念叨著。”

李東陽道:“那明兒可得問問他好不好吃,要吃的話下回我們也過去蹭點嘗嘗。”

王華道:“你沒嘗過嗎?還是你們家兆先給他講的。”

要不是李兆先說順天府學的桃子特別甜,文哥兒也不會念念不忘了!

李東陽:“…………”

他兒子哪裏願意和他這個當爹的說這些!

李東陽為自己和兒子的父子情誼找補起來:“到底是府學裏的東西,自己吃也就罷了,還摘了帶回家未免有些過分了。”

王華也沒再擠兌李東陽。

結果到了傍晚,跑去順天府學蹭了一天課的文哥兒積極地等在翰林院門口,給下衙的老師們挨個分桃子吃,說是他憑本事在順天府學贏回來的。

今天文哥兒在順天府學嘗了那邊的桃子,覺得特別甜,吃了還想吃。

府學教授見他這般喜歡,逗他說一會讓他跟著上課,他答對一個問題便送他一顆桃。

夫子們的直舍外頭那株桃樹上還結著好多熟桃子,學生們根本不敢過去摘,這不就便宜了文哥兒嗎?

文哥兒立刻精神抖擻地去蹭課,愣是搶答了好多問題。

府學生員們:一下子又想起了上次王三歲現聽現背的可怕行為。

真是不願回憶!

這不,文哥兒興沖沖讓金生把半樹桃子都薅了下來,跟著裝滿桃子的馬車趕在翰林院下衙前直奔翰林院分給大夥嘗嘗。

連吃帶拿會不會不好意思?

怎麽可能會,他今年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