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2頁)

本來朱祐樘以為這個過程會很煎熬,結果丘濬這篇文章沒了以前那種翻來覆去講大道理的啰嗦,反而全篇都是幹貨,一口氣給他梳理了歷史上許多沒防微杜漸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丘濬這人博覽群書,正史野史都被他讀遍了,百家之學也都了然於胸,舉起例子來那叫一個全面!

反正朱祐樘這個當皇帝的,越看越擔心大明偌大的江山砸自己手裏了。

這怎麽可以,他可是想當明君的人!

本來朱祐樘覺得兩個小舅子只是年紀小不懂事,看著看著眉頭開始突突直跳。十幾歲了,早該好好讀書習武了,豈能再用“年紀還小”來替他們開脫?

朱祐樘面色鄭重地合上文章,把它遞給了立在一旁的翰林官,叮囑道:“好好謄抄起來,給內閣和翰林院都送上一份。”

這文章裏講的道理不僅適用於治國,還適用於治家。

他都要約束好外戚,沒道理臣子們不約束好自己的親朋舊故以及家中下人——

合該都看看!

翰林官見朱祐樘這般看重,趕忙雙手接過那篇文章。

要不是朱祐樘和丘濬還在,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丘濬都寫了什麽了!

丘濬見朱祐樘認真看完了自己呈上的文章,沒再堵著朱祐樘不讓他走,很恭敬地起身告退。

朱祐樘親自起身送他離開。

丘濬得朱祐樘如此禮遇,心中說不開心是假的。他想到自己被朱祐樘置之高閣的鴻篇巨著(《大學衍義補》),決定回去著手整理個精簡綱要出來,看看這次朱祐樘願不願意好好看!

丘濬退下後,朱祐樘也離開了講學處,派人挑了文武兩位老師前去壽寧伯府教導自家兩個小舅子。

甚至還給兩位老師配上了幾個孔武有力的侍衛。

這樣他們就可以安心搞教學工作了。

可憐那張鶴齡兄弟倆還不知道自己的禁足生涯馬上要雪上加霜。

就因為他們臨時起意要去搶文哥兒的餅。

至於文哥兒本人,那更是都沒去打聽過張鶴齡兄弟倆挨了什麽樣的罰,每天依然琢磨著怎麽吃好怎麽玩好。

等到旬休日文哥兒去了謝家旬考完畢,謝遷就問他:“你當時怎麽想到只給他們一張餅?”

文哥兒道:“我就是不想分他們太多,不分他們肯定又不會讓我走!”

所以他只好忍痛分出一張給他們啦!

反正他們信了,他只損失一張餅;他們沒信,情況也不過回到原點而已。他們可都準備直接搶了,騙不騙他們根本沒差!

說實話,當時他都不知道張鶴齡兄弟倆是誰來著,純粹是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把他們忽悠住。

謝遷瞧見文哥兒那無辜又無害的模樣,笑著和文哥兒講了張鶴齡兄弟倆如今的處境:他們不僅被禁足了,還被請了一文一武兩位先生輪番教導、輪流操練。

文哥兒聽後並沒有幸災樂禍,而是震驚地說道:“他們這麽大了才請先生嗎?”

而且還只有兩個!

看看他,一不小心就有三個了!

謝遷:“……………”

謝遷道:“他們以前自然也有先生,只是都不太敢管他們而已。如今的先生是陛下親自指派的,他們不敢不敬。”

文哥兒聽了心情很不錯。

“合該如此!”文哥兒道,“他們仗著是陛下的小舅子到處招搖,理應由陛下派人去管管。”

謝遷沒再說什麽,直接打發他去李東陽家。

最近文哥兒活動眾多,沒寫出什麽文章來,去李東陽家時還有點慫。

結果李東陽沒問他寫沒寫,而是拿出疊厚厚的文章給他看。

如果丘濬在場的話,會發現這篇文章就是他呈給朱祐樘的那一篇!

李東陽笑道:“這是丘尚書寫的,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的思路,仿著寫上一篇。當然,不必寫這麽多字,舉三兩個例子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