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文哥兒從不吝於熱情地表達自己的喜歡,狠狠地誇了自己頗為喜愛的幾篇策問一通,接著挨在新科狀元懷裏嘆起氣來:“你們寫得可真好,那天我和我爹誇你們的文章,我爹還說我會看不會寫,真是太氣人了!”

眾人都忍不住看向坐在讀卷官位置上的王華一眼。

剛才他們都知道了,這位王學士就是文哥兒親爹。這個親爹,有點可怕啊!別人要是生出個這麽聰明的兒子來,不早就到處得瑟去了,王華居然還舍得這樣說兒子!

錢福道:“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看都看不懂。”

文哥兒道:“你騙人,我爹說你七歲能文!七歲誒,你肯定很早就看懂了!”

像他看了這麽多參考範文,叫他自己寫他還是兩眼抓瞎,壓根不知道怎麽像錢福他們那樣引經據典。所以要真正會寫這玩意可太難了!他的知識儲備根本不夠!總感覺七歲也寫不出來!

錢福:“………”

這位王學士,平時到底是怎麽和兒子聊天的!

七歲就想寫洋洋千言的殿試文章要求也太高了吧!

席上正說說笑笑,禮部官員忽地出面叫他們起身迎駕。

進士們都是傳臚大典上面過聖的人了,聞言齊齊起身朝著主席位置行大禮。

文哥兒也跟了過去,不過他年紀小,沒人要求他規規矩矩行禮,意思意思便糊弄過去了。

倒是朱佑樘領著兩列朝臣過來了,一邊是武將勛貴,一邊是以內閣大臣為首的文臣們。王華他們作為讀卷官,也在這次賜宴名單上,眼下已經按照品階跟在內閣大臣後頭。

文武百官擡首一看,好家夥,進士堆裏混入了一個矮豆丁。

這矮豆丁還穿得跟過年似的,特別喜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狀元冠服被他穿了去呢!

比起王華這個站在隊伍末尾的讀卷官爹,文哥兒這個當兒子的倒是格外引人注目。

自去歲見了一面後,朱祐樘便沒再召見過文哥兒,不過他有時候處理朝政郁悶了,便會叫人說些京裏的新鮮事來解解乏,其中每次都能讓他開懷的就是文哥兒帶來的樂子了。

今年開春勸農桑,還有人進獻了一套農家小院積木,那上頭的農具和家禽家畜都十分詳盡。

朱祐樘一看就想起了文哥兒,覺得這樣的巧思著實叫人喜歡。

擱在旁人身上,搞這些玩意會被罵是奇技淫巧,偏偏文哥兒這還順應官府政令弄出點寓教於樂的味道來了!

這孩子怎麽看怎麽聰明。

朱祐樘坐定後笑著讓新科進士們免禮入座,文武百官也依次落座,文一排,武一排。

文哥兒在考慮是要跟著他爹蹭飯呢,還是跟著他新交的狀元朋友蹭飯,就聽朱祐樘笑著招呼:“來,文哥兒你到朕這兒來。”

文哥兒睜圓了眼。

坐在皇帝身邊嫌棄他的飯會不會被砍頭?!

不過朱祐樘都開口了,文哥兒也不能當沒聽見。他看了他爹一眼,很是正經地走了過去喊了聲“陛下”,瞧著可謂是從容又大方。

勛貴之中以英國公張懋最為尊貴,他九歲便襲了爵,如今已經當了四十年英國公,不可謂不風光。他面龐方正,為人穩重,一瞧就知道是個武將。

事實上這些年來替皇帝執掌兵權的也確實是他沒錯。

英國公瞧見朱祐樘對這麽個小子十分親近,覺得很是納罕。

莫名覺得朱祐樘親臨這次禦宴與這小孩兒有關。

要知道本來朝中還因為這次禮部賜宴吵了一架。當時朱祐樘本來打算讓他這個英國公代替天子出席這次禦宴,結果因為朱祐樘用的是“主宴”(意思是他來主持),文官那邊不幹了,表示哪有讓武將來主持進士恩榮宴的道理?

結果這事還沒吵出結果來,朱祐樘就改了主意,表示自己要親自出席。

文官那邊才啞火了。

文哥兒迎接著四面八方的打量目光,一點都沒有怯場。等聽到朱祐樘問他們剛才在聊什麽,文哥兒馬上條理分明地給朱祐樘講了起來,從昨晚他爹要他抄《明日歌》講到剛才和諧融洽的“文章招領”,直誇今年這屆科舉選出了許多人才!

英國公等勛貴:瞧你小子人不大,馬屁倒是拍得挺響!

關鍵是這小子還真拍對了,至少朱祐樘聽得龍顏大悅。

他本來就是想秀神童來的,這都不用他費心琢磨怎麽秀了,文哥兒自己就在進士堆裏展示了一輪。

有什麽比親眼所見更有說服力的呢?

他們弘治一朝出的這位小神童,絕對名副其實!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來啊,互吹啊!

勛貴們:呸,小賊!

清流們:呸,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