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3頁)

坐直舍裏吃飽喝足,文哥兒才跟著李兆先在府學裏轉悠起來,他特意叫李兆先帶他去看東邊那棵果子特別甜的桃樹,跟李兆先強調到時候絕對不能忘記帶他來摘桃吃。

要是可以的話,直舍那邊那棵他也想嘗嘗,畢竟府學教授人那麽好,一定願意滿足他的小小要求!

李兆先正好脾氣地答應著,就瞧見他的幾個同窗好友朝桃樹下走了過來。

少年人說話嗓兒大,人還沒到近前來,話已經飄過來了:“還以為你交了什麽新朋友,沒想到居然是在陪個三歲小孩玩兒!”

文哥兒一聽就聽出這話裏的敵意,他擡眼一看,瞧見了幾個年歲和李兆先相仿的少年郎。

他們一個兩個看起來都吊兒郎當的,渾身上下仿佛寫著一行大字:我就是壞學生,咋滴!

聽他們話裏的意思,李兆先以前竟和他們玩得挺好。

文哥兒聽出他們瞧不起自己,拉著李兆先袖角說:“他們是你好朋友嗎?”

李兆先頓了頓,把文哥兒抱了起來。他沒回答文哥兒的問題,而是轉頭對自己的幾個好友說道:“先生快過來了,你們出來做什麽?”

那幾個少年郎說道:“我們缺課又不是一次兩次,有什麽所謂。”他們邊走近邊打量被李兆先抱著的文哥兒,怎麽看都只是個小豆丁,頓時哼了一聲,說道,“這是誰家的小子啊,要你這麽照顧他?”

文哥兒不甘落後地哼了回去:“你又是誰家小子?”

那為首的少年郎瞪了文哥兒一眼,不甘落後地自報家門,說自己的祖父乃是當朝王閣老。

雖說他在家中地位不怎麽樣,連自家兄弟都不愛帶他玩,不過他祖父的名聲還是很響亮的!

如今朝中姓王的閣老,只有一個叫王恕的,他歷經四朝,在文官裏頭聲望極高,稱得上門生故吏遍天下。

憲宗皇帝時期朝野就有“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的說法,弄得憲宗皇帝都看他很不順眼,甚至直接強迫他退休滾回家去。

到當今聖上繼位,朝中許多人早就看劉吉這位“劉棉花”不順眼,紛紛上書彈劾劉吉,同時舉薦王恕入閣。

這可就惹毛了劉吉,王恕起復回朝後就處處針對他。

文哥兒哪裏知道朝廷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聽了只覺得這家夥家裏還挺厲害。

既然人家都自報家門了,他也一點不虛地報上親爹名字。

拼祖父算什麽本事,有本事來拼爹!

他爹雖然不是閣老,但也很拿得出手好嗎!

都是姓王的,誰怕誰啊!

文哥兒和那王家小子互瞪了兩眼,想想李兆先和他們是朋友,就換了個話題問李兆先:“一會你們先生來了,我可以坐你邊上旁聽嗎?”

李兆先是見過文哥兒靜心讀書的,沒把他當三歲小孩看,點頭應道:“一會我與先生說一聲,讓你坐我旁邊聽講。”

李兆先那幾個狐朋狗友聞言開始冷嘲熱諷:“不是吧?你真的要帶他去上課?就不怕他一會尿褲子?”

李兆先道:“文哥兒聰慧得很,讀過的書說不準比你我都多,你們莫要胡說。”

幾個狐朋狗友聽得哈哈直笑,根本不信李兆先的鬼話。

那王家小子更是撂下狠話:“這小子要是聽得懂我們的課,我把頭擰下來給他當鞠球踢。”

文哥兒本來都看在李兆先的面子上不想和他們計較了,聽了這話後忍不住瞅了瞅那王家小子的腦袋瓜子。

接著文哥兒一臉嫌棄地搖著腦袋說:“我不喜歡踢頭,一看就不好踢!”

王家小子:“…………”

這小子說話怎麽這麽氣人!

還有你個李兆先,別以為你轉開頭去我就看不出你笑了!

眼看馬上就該上課,李兆先領著文哥兒去和授課的夫子說起旁聽的事。

都是京師腳下的文化人,夫子也讀了李東陽那篇文章,聽了李兆先的介紹立刻笑問:“你就是那王狀元家的小神童嗎?”

文哥兒一臉謙虛地說道:“謬贊了,謬贊了,算不得什麽神童,只是在父親和先生教導下識了幾個字、讀了幾本書罷了。”

文哥兒年紀小,學起大人的謙虛做派來分外逗趣,看得授課夫子都忍不住樂了起來。

既然是府學教授把這小孩兒放進來的,夫子也沒為難他們,由著李兆先帶文哥兒落座。

李兆先幾個狐朋狗友本想說上幾句酸話,夫子已經用戒尺敲敲桌子,說要抽查昨天讓背的功課。

一群十幾歲的小子頓時噤聲了。

哪怕已經學完必修的《四書》、選修的《五經》,要背的東西還是不少的,比如這位夫子就是講《春秋》的,時不時劃重點要求學生背誦。

抽背!

這個文哥兒熟!

每旬謝遷都要考校他和謝豆來著。

謝遷還從他爹那學了一手,經常故意考超綱題,有時候他一不小心沒刹住車就會被他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