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金生忍不住整了整自己的衣角,生怕自己丟了文哥兒的臉。

門房整個臘月都在送往迎來,見到個半大小子還覺得有些稀奇,等望見立在不遠處的文哥兒便笑著說道:“我讓人去問一聲,若是小官人得空肯定願意與你們家公子一同出去的。”

金生松了一口氣,乖乖候在旁邊。

文哥兒一直被乳娘抱著,這會兒要等謝豆出來玩兒,便讓乳娘放他下地,昂起腦袋辨認起謝遷寫的春聯來。

謝遷不愧是狀元出身,字寫得簡直沒話說,瞧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明朝各級考試對卷面分的要求可不低,文哥兒記得明朝有個大畫家兼大書法家,少年時期由於字太醜導致期末考(歲試)不及格,沒法參加第二年升學考試(鄉試)!

明朝的鄉試三年考一次,這次錯過了,至少得再等三年!

要是到時候字還是那麽醜,那可就是三年之後又三年了。

文哥兒想到這兒,忍不住擡起小爪子敲敲自己的小腦袋,感覺撿回了點久遠的記憶。

這事大概是小學剛練字那會,老師在講台上跟他們侃侃而談講出來的,大家都聽得非常吃驚,大畫家誒,居然因為字醜考試不及格,真是太丟人了!

這個被老師拿來當反面教材恐嚇小朋友的大畫家叫誰來著?

好像叫文徵明!

如今大家都是明朝人,也不知道文徵明開始練字了沒。

平時不努力,考試徒傷悲!

難得有這麽詳盡的記憶回籠,文哥兒當即認真記下這個反面教材,準備以後說話順溜了就拿來嚇唬別的小朋友。

文·字太醜·徵明:我真是謝謝你了:)

就文哥兒這麽一通胡思亂想的功夫,謝豆豆已經跑了出來。他走得急,大冬天的臉上都冒出點紅暈來了。

“文哥兒!”謝豆蹬蹬蹬跑了過來,身後跟著謝府的小廝。他已經聽人說文哥兒是邀他一起出來看春聯的,當即興致勃勃地道,“我們要往左邊走,還是往右邊走?”

這話讓文哥兒想起自己選小破福袋時的糾結。

想到兩次開出來的都是沒啥用的東西,文哥兒決定換個選擇:“右!”

兩小孩開開心心往前走,去認別家的春聯。

今天著實暖和了不少,各家孩子也跑出來玩兒,還有人拿著炮仗在玩。

文哥兒羨慕不已,偷偷瞅了幾眼。他知道自己小胳膊小腿的肯定沒法玩,就收回目光與謝豆、金生一同認字去。

偶爾正巧遇到主人家回來,謝豆便領著文哥兒跟對方打招呼,他記性不差,已經能認出不少與家中有往來的客人了。

文哥兒在旁邊看得咋舌,很好奇謝遷這位翰林學士是怎麽教孩子的,怎地才四五歲就這麽會跟人打交道。

長安街上住著的人非富即貴,都是一個圈子裏的人。

幾個人走著走著就遇著了楊廷和。

楊廷和見兩個小不點結伴出來溜達,不由多問了幾句。

得知他們是來看春聯識字的,楊廷和對謝遷、王華這兩余姚狀元頗為佩服,順手掏了串彩繩穿著的壓歲錢給他們當新年彩頭。

這麽一串壓歲錢頂了天也就百文而已,算是不怎麽貴重的小禮物,純粹是讓小孩子高興高興。

文哥兒痛快地收下了。

他還是頭一回收到這種壓歲錢,奶聲奶氣地道了謝,接過後很是好奇地看來看去。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是家裏長輩給小孩兒擋邪祟用的。

這東西本來用的不是普通錢幣,而是有特殊的樣式,花樣非常多。

等發展到明朝卻是開始用彩繩串起銅錢送給小孩兒,又好看又實用,算是給了小孩一筆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

文哥兒研究了一會,高高興興地把自己收到的第一串壓歲錢塞進自己的小袖兜裏,準備帶回家後偷偷塞進自己的私房錢袋子(小破福袋)裏。

過年好,過年真好,私房錢袋子一定能裝得滿滿當當!

文哥兒走了一會,有點累了,又重新被乳娘抱著走。

為了方便和文哥兒講話,謝豆也讓隨行小廝把他抱了起來,兩人視野開闊了,看起春聯來倒是更輕松了,很快又認了幾副。

眼看出來挺久了,謝豆邀請道:“文哥兒,祖母時常惦記著你,要不你跟我回去陪祖母吃些點心再回家。”

文哥兒一口答應,跟著謝豆回了謝家。

謝家祖母鄒氏見了文哥兒也頗為高興,叫人送些適合小孩子吃的甜湯和糕點上來。

過年了,謝府已經備上了壓歲盤,本是為了守歲用的,這會兒正好拿來招待文哥兒。

壓歲盤裏頭滿滿當當地放著蜜餞、糖果、時令水果,還有各種糕點和市面上能買來的新鮮小食,看得文哥兒眼花繚亂。

文哥兒重操吃播大業,一點都沒生疏,依然看得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