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頁)

文哥兒自長牙後也擁有了自己的小牙刷,就是他的指頭抓握時還不怎麽靈便,一開始還要大人幫忙輕輕刷上幾下。現在經過文哥兒每天早起的努力練習,也可以自己來來回回刷上好一會兒了。

文哥兒刷著牙,心裏還蠻惆悵的。

奶茶有了,果茶有了,連牙刷都有了,各種各樣的家具也都有了,這些容易入門的餐飲業和手工制造業都沒有他發揮聰明才智的余地,以後他怕是沒什麽辦法攢私房錢。

難道真要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文哥兒立刻想起他爹和他爹那些大佬朋友。

那卷到極點的科舉獨木橋,他走得過去嗎?

唉,愁人啊,太愁人了。

自年二十四起,王華就封了官印回家放年假了,早上起來見文哥兒刷個牙都又是皺眉又是發愁,登時樂了。他過去揉了把文哥兒的腦袋,問道:“一大早的,你又在瞎琢磨什麽?”

文哥兒唉聲嘆氣:“讀書,難!”

他目前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往外蹦,偏就把這個“難”字說得老氣橫秋,聽得王華更樂了。

王華說道:“你也知道讀書難,可得早些識字讀書才是。”

他還與文哥兒回憶往昔,說他當年也覺得自己聰明絕頂,讀書堪稱過目不忘,直至落第後才知道天下人才濟濟。

與謝遷他們二十幾歲春風得意、金榜題名不同,王華是三十好幾才中的狀元。

他十六歲中了秀才,此後便屢次在鄉試裏落第,期間他選了許多讀書人嫌棄太窮太累不願意幹的活:教職。

簡單來說,就是去當教書先生。

按照朝廷規定,接受教職至少得幹滿五年,幹完才能辭職繼續去參加科舉。

王華也是沒辦法,一直考不上,難道要一直窩在家裏吃白飯?所以他最終還是決定接受這份包吃包住、還算清閑的工作。

五年幹完,他就繼續去考編了。

文哥兒是不知道這些的,沒想到他爹小時候那麽牛逼,中間竟也有快二十年的低谷。

這可真不容易啊!

更沒想到的是,教書這個職業在明朝居然也這麽不受讀書人待見。

看來明朝人也深諳“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的苦楚!

這不就是後世很多人先考個事業編當成過渡期,幹著清閑的工作、拿著工資刷題考公務員嗎!

很明顯,國考上岸自古以來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估計朝廷也是看透了這些教職人員的本質,才定個不幹滿五年不許辭職去考公。

想混日子騙俸祿,別做夢了,朱元璋在天上看著你!

文哥兒得知連他爹這種水平都為上岸奮鬥了那麽多年,頓時又長長地嘆了口氣。

他很想問問是不是有什麽蔭官制度,就是親爹和親哥牛逼了,直接讓兒子(弟弟)混個一官半職,不用考試的那種。

可想想問出口可能會挨揍,文哥兒又把話咽了回去。

在明朝想活得滋潤可真難啊!

金生說了,家裏沒有舉人的話,每年都要給官府白幹活,你不應征要被抓去坐牢,邊吃牢飯邊白幹活。

根本沒法好好種地。

就算家中人丁興旺、僥幸能好好種地,收成也要交很多給官府。

萬一不幸地遇上旱澇災害,那可能就只能賣地換口糧了。

每家每戶分到的地就那麽點,賣個幾回全沒了,怎麽辦?

賣身,賣女兒,賣兒子。

當個小老百姓,一輩子估摸著就是這樣了。

說來說去,宇宙的盡頭依然是考公啊!

難道等他再長大些就要接受八股文的摧殘?

生活不易,小文嘆氣。

早飯過後,有人送了王守仁的信回來。

王守仁在信裏給諸位長輩拜了年,順便托人給文哥兒帶了周歲禮。

王華拿著王守仁讓人帶回來的布包去給文哥兒拆開瞅瞅,自己則坐在一邊看信。

文哥兒沒想到自己能提前收到生日禮物,頗有些激動。他興沖沖地把布包打開,赫然發現裏頭裝著的是一疊字帖。

王守仁還單獨給他寫了封短信,說自己不能回來看他抓周,特意把自己這幾個月在江西搜羅來的字帖勻他一些。

王守仁在信裏殷殷期盼:這可全是當世名家看了都說好的寶貝,相信弟弟你從小多多觀摩,日後書法必有所成!

文哥兒:?????

王陽明啊王陽明,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王陽明!

這大過年的,大老遠讓人給弟弟捎這麽多字帖,你一定是魔鬼吧!

王華見文哥兒對著那疊字帖都快委屈哭了,很沒有父愛地笑了出聲。

等瞧見文哥兒氣鼓鼓地望了過來,王華才忍住笑說道:“你兄長也是自己覺得這些字帖好才托人送你,你好好收著。”

文哥兒繼續氣鼓鼓。

這個哥哥不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