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頁)

文哥兒想想自己大哥遠在江西,二哥連雙陸都還不會打,自己還不能出門向別人求教,最終也只能屈服於現實。

行吧,一遍就一遍,實在不行,他只學句號就好!只要認得句號,他就不會被爹坑了!

文哥兒偷偷加學完標點符號,才被奶娘抱著往回走。

一路上他閑著無聊,還打開《大學》溫習了一下剛學的“句讀”學問,提前給接下來幾天的學習內容劃了個範圍。

這樣一來,就不怕他爹暗中給他加塞學習內容了!

文哥兒喜不自勝地合上書,卻瞧見跟在後頭的金生正眼巴巴地望著他手裏的書。

眼底帶著顯而易見的渴望。

左右王華還沒回來,回到住處後文哥兒便讓金生脫了鞋坐到他的專屬矮幾對面,興致盎然地要教金生認字。

金生不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眼睛都睜大了。

他力氣大,祖母早早就讓他幹農活,二嬸三嬸也常調侃說他“天生就是下地的料”。

哪怕前頭狀元公和文哥兒教了他下象棋,他還是感覺讀書這種事離他很遠。

看著被文哥兒擺在自己面前的《大學》,金生激動到說話都結結巴巴:“我、我可以摸摸書嗎?”

文哥兒當下就把書又往他面前推了推,讓他想摸就摸想翻就翻。

金生擡手摸上印滿字的書頁。

那紙可真白,襯得他手又黑又糙。

他這手就不像是讀書人的手,哪怕已經在王家養了一兩個月,也沒法把它養得像文哥兒的手那樣白嫩嫩肉乎乎的。

可他真想讀書啊!

他也想像二叔那樣讀書考功名,讓爹娘提起他臉上就滿是掩不住的光彩!

文哥兒見金生眼底有著明明白白的渴望,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好。

他也是會投胎,所以想讀書就讀書,連有個狀元爹教他學他都想耍賴。

這世上多得是想讀書卻沒機會讀的人。

明朝可沒有什麽九年義務教育,倒是有幹不完的義務勞動,可以讓你從成年一直免費幹到六十歲,幾十年不給你發工錢的那種。

要知道每家的男丁長大成人後都要按照官府安排服役,不時還有突然安排下來的攤派任務,小老百姓被征調去協助官府修路建橋什麽的,都是不給錢的!

考科舉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給自己和家裏人爭取到免役待遇,日後你仕途走得越遠,你手頭的免役名額越多。

攤派最嚴重的時期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不少人為了這些免役名額主動放棄自己的良民身份去給官老爺當“義子義女”,嘴裏喊官老爺“爹娘”,實際上就是賣身為奴。

有些百姓甚至帶著田產“自願”投靠官老爺。

沒辦法,名目繁多的賦稅徭役簡直能壓死人。

這種情況下,百姓家能不卯足勁供出個讀書人來嗎?

家裏有個秀才,那就翻了一半的身!

要是出來個舉人,那簡直是祖上冒青煙!

至於真出了個官老爺?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文哥兒等金生摸到書的興奮勁下去了,才指著書上的字教金生念。

他目前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教起來也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教,金生正襟危坐,學得格外認真,念得那叫一個字正腔圓。

王華教的時候沒避著金生,可他學得沒文哥兒快,且書也沒擺在他面前,他只能在旁邊幹聽著。

如今他可以摸著潔白的書頁,一個字一個字往下學,把書上的每一筆每一劃都看得清清楚楚。

哪怕才學了這麽一句,金生也覺得眼前的天地一下子開闊了。

他一顆心滾燙不已,只覺以後不知要怎麽報答王家才好。

奶娘在旁邊看了許久,見兩個小子挨在一起讀得認真,忍不住別開臉去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不想叫文哥兒兩人發現她眼裏不知不覺湧出淚來。

趙氏從外頭進來時瞧見奶娘這般情態,悄悄看了眼坐塌上的兩個小孩兒,伸手拉著奶娘退了出去。她笑著拍拍奶娘的手背,輕笑著說道:“金生是個懂事的娃兒,你以後的福分不會小。”

兩人低聲說了一會話,王華就下衙回來了。

得知文哥兒在那教金生認字,王華擡腿走了進去,伸手把文哥兒從榻上撈起來,自己坐到了文哥兒本來的位置上。

他對文哥兒說道:“你自己都沒學明白就去教別人,可別誤人子弟。”

文哥兒不服氣了:“不懂,不教!”

不懂的他才不教,他教的都是他懂的!

王華叫人取來紙筆,合上書給文哥兒寫了個大字。

“這字念什麽?”

王華指著紙上的字考校。

文哥兒:?????

他左看右看,這怎麽看都不是昨天學的內容。

這個字昨天根本沒見過!

文哥兒擡起頭用“你不要騙小孩”的眼神控訴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