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倒V)

高順的軍營並不是只有士兵,這一點她早就發現了。

有雜役,有民夫,進進出出,忙忙碌碌,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是並州人,更多的是一路至此的雒陽百姓。

因此她想當然的以為營外那些小木棚住的也是民夫。

“怎會有婦人在此呢?”

“這些士卒並無家眷在此,有些不擅縫補洗涮的人便將衣物交給那些婦人去打理。”

按著功曹所說這條路走過去,果然有個四十余歲的婦人從棚子裏鉆了出來,略一打量便露出明白的神色,“郎君可是想要縫補衣物?”

是倒是,但是……她不放心,問了一句。

“多少錢?”

“兩個錢便可。”

這麽便宜的?她別別扭扭的還是把身上的這件裋褐脫下來,遞了過去。

“每天替這些士兵縫補洗衣,能賺得到口糧嗎?”

天氣還不算寒冷,因此婦人便直接坐在棚子前的破草席上做活,旁邊支了一口鍋,另一個年紀略輕些的小婦人在那裏熬著什麽東西,一股香味便傳了出來。

“除卻縫補洗衣,若是郎君吃不慣營中飯食,婦人家這裏也整治了些湯飯可吃。”婦人一邊飛針走線,一邊笑吟吟地對她說道,“雖說不比城中飯舍那般精致,也還管得了肚餓。”

“這個好,”她立刻問道,“多少錢?”

“一份豆腐湯飯,十個錢即可,我家的豆腐湯是用老湯熬成,極有滋味的。”

仍舊是木碗,湯勺,粟米飯上澆了兩勺豆腐湯,她嘗了嘗,滋味確實還行,於是一邊吃起湯泡飯,一邊開始繼續觀察這個小小的棚戶區。

陸陸續續也有士兵從營裏出來,有些帶了衣物過來,那些婦人便接過,清洗縫補;有些似乎也是出來買吃食的,烤肉串也有,鹹菜條也有。但這些多半都是在棚子外邊進行的交易,還有的士兵同婦人打情罵俏了幾句,就一同鉆進了棚子。

……她覺得有點不對勁。

“那是他的家眷嗎?”她悄悄指了指。

縫補針線的婦人擡頭看了一眼,“這些並州人若有家眷,必在城中,怎會在此呢?”

……那就更不對勁了。

似乎察覺到了她的神色有異,婦人笑了笑,“不過那些婦人多是寡婦,若是有那個士兵看中了她,願意做長久夫妻,她自然也是願意的。”

棚外也有個小孩兒,在那裏正玩一把破破爛爛的木劍,滿臉天真,不知愁苦。

“郎君行事文雅,不似營中兵卒。”

她撓了撓頭,“我也是雜役,來這裏幫忙罷了。”

“原來如此,”她低下頭,咬斷了針線,“這短衫可須濯洗?”

洗一次衣服至少還得一個錢,她自己洗不好嗎?

心中剛這麽想的時候,看到那婦人略帶了些期待地望著她。

“那我明天能來取?”

“那是自然。”中年婦人愁苦的眉眼便舒展開,十分開心地應承著,“我家的衣服濯洗縫補皆十分小心,郎君放心即可。”

她忽然想起剛剛某一句很詭異的話,“你說那些婦人多是寡婦,那少數呢?既然家中有夫君,怎麽還會令她做這樣的生計?”

這個洗衣婦看了一眼正在鍋邊招攬士兵的年輕婦人,麻木地嘆了一口氣。

“郎君,再過月余,便要下雪了啊。”

她不知道關中的冬天是很冷的,但不管知不知,她都能輕松度過這個冬天。

那些百姓則未必,城中既無立錐之地,就要想方設法的囤積幹柴糧草,加固自己家的破窩棚,這一切都是需要銀錢的。

其實只是很簡單的一點事,但誰都看不見而已。

第二天開始,每天都在兵營度過。

每天白天抄士兵档案,高順偶爾會過來抽查一下。

傍晚士兵們用夕食的時候,給她丟進去跟不知道哪個倒黴的夥兵們打一架。

傳令兵是懶得每天都帶她走一遍的,但她想不吃飯直接回去也不成。因此她需要自己抱著碗,拿著勺子,擠進士兵們的隊伍中間。

一雙雙悲憤的眼睛盯著她看,敢怒不敢言,看得她的心都跟著揪起來了。

“我吃得很少的。”她說。

“這根本不是一回事!”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兵嚷道,“你這人又搶我們飯!又打我們!”

“不打還不成嗎?”她驚恐臉。

“不成!”少年兵悲憤地嚷道,“傳令官說了,必須得同你打一架!”

……………………這日子怎麽過下去啊!(╯‵□′)╯︵┻━┻

候著高順回帳的時候,她千方百計的求見了這位教導主任一面。

“將軍,小人不吃飯還不成嗎”

正在那裏奮筆疾書的高順頭都沒擡,“不成。”

她其實挺想問問高順是不是跟呂布有矛盾,所以才這麽收拾她這麽個小小的雜役,但即使是狗魅的她,也知道這個問法肯定不是奔著心平氣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