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李志松抱著滿滿一紙箱的書,把梔梔和黎恕送回到大使館,這才離開。

梔梔謝過李志松,又去找使館工作人員王暢,問他,能不能想辦法給紐市的華人開設一門學習鷹語的課程。

王暢想了想,說道:“我懂你的意思……但有的事兒,我們不好出面(因為這類鷹語課的學生有可能是大量偷渡來的華人),所以我會找機會和領導說說這事兒,最好由花僑出面,設立簡單的語言培訓課程……”

梔梔連連點頭。

然後梔梔和黎恕把李志松送來的書籍收拾了一下……先用濕布擦拭掉汙臟的部分,再攤放在院子裏的樹下等陰涼處晾幹……

今天陸續也有別的團友們回來,好幾個人看到梔梔和黎恕在晾書,趕緊跑過來一看,連連驚呼,說這些資料對他們來說,特別有用,又問梔梔和黎恕,能不能借給他們看。

梔梔笑了,“老師,你們感興趣的話,就拿去看唄,這些書是紐市華人捐給我們的!”

眾人連聲道謝。

梔梔和黎恕回房休息去了。

下午四點半,梔梔和黎恕收拾好自個兒,下了樓,一出大使館門口,果然看到路旁停著王露茜的豪華越野車。

王露茜把梔梔和黎恕又帶到了一家位於富人區裏的、據說是本地最高档的華人餐廳的二樓,進入一間極大的包間以後……

梔梔才發現,包間裏已經有很多人了。

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但年長的人更多一些,林林總總大約有三四十個。

王露茜熱情地把梔梔和黎恕介紹給她的親朋好友,“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各位弟弟妹妹們……他們倆就是我們種花國的年輕科學家!這是別梔梔,她研究的是、是……”

“淡化海水灌溉農作物。”梔梔補充道。

“對對對!看我這記性啊……嗨,沒文化就是這樣的啦!”王露茜笑道,然後又把黎恕也介紹給大家,“這一位呢,是梔梔的先生,他也是一位科學家,他研究的是、是……”

“海洋生物學。”黎恕適時解釋道。

王露茜又道:“他倆啊這些天一直在各個大家裏演講和交流,好不容易今天有空……來來來,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接下來,王露茜又把在場的華人們介紹給梔梔和黎恕。

聽王露茜介紹了一圈兒,梔梔和黎恕大約明白了——在場的華人,以王露茜家族為多,剩下的十幾位華人,是當地華人組織裏比較活躍的一些人。

——種花國和米國不通商,沒有經濟貿易的往來,沒有學術交流和移民……兩國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就導致了華人們只能自行抱團。

這其實也就是……

為什麽這些與王家非親非故的華人們會跑來看梔梔和黎恕的原因。

完全沒有往來的兩個國家,突然有一天,種花國向米國派出了規模如此之大的訪問團?!這豈不就是……最新的信號嗎?

又再聽王露茜說,隨訪的還有一個百人科研團!而且科研團裏年齡在三十以下的年輕人占到一半兒人數???這就更讓人振奮了!難道我們種花國要崛起了?

這會兒大家看到了黎恕和梔梔,才知道果然男的俊、女的俏,兩人還特別儒雅有氣質,而且談吐不凡……

最重要的是,這倆是真年輕啊!

接下來,大家就開始圍席而坐,聊起天來。

主要是華人們問起國內的形勢。

梔梔和黎恕說起家鄉的風土人情,說起物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華人們如饑似渴的聽著。

一會兒感嘆“還是比我們出來的那會兒強”、一會兒感嘆“那跟米國比起來,差距還是蠻大的”,一會兒又感嘆“也不知道我們家XXX現在怎麽樣了”之類的……

王露茜的姥爺算是紐市華人民間組織裏的老大哥了,他和梔梔打商量,“聽說這次來了一百多位……幾乎涵蓋了咱們種花國所有的省份,是不是這樣啊?”

梔梔點頭。

王姥爺又道:“所以我們這邊兒呢,就想找個機會組織一個同鄉見面會!你知道的啦,我們第一代人出來的時候,基本都是小年輕,我今年八十二啦!我十五歲離開家的……也不曉得家鄉還是不是我記憶裏的模樣……”

梔梔說道:“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現在要去不同的大學做交流。今天我和黎恕回來休息,明天我倆又得出門去康州了,那其他的同事可能還有在外地做交流活動,可能也有回來暫時休息的……所以我的意見就是呢,今天晚上我們回了大使館,跟他們來說說這事兒……由他們來安排這個時間是最好的。”

“要得要得!”王姥爺連連點頭。

然後他又問,“丫頭啊,不瞞你說,我們出來也有些年頭啦,手裏有點兒小錢,也願意為國家做點事……就像上回你跟露茜說的那個捐書的事兒一樣,要是你們有困難就說!呐,那現在你們還缺什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