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一章後半段大修, 建議和作話一起重看)

臨出發回昭城前三天,秦羽蕎接到家裏的信,她媽不知道在哪兒打聽到總政文工團的地址, 寫了封信寄過來。

秦羽蕎剛掃了幾眼就變了臉色,信上說她爸收小麥的時候把腿摔了, 讓她幹脆有空的話抽時間回來看看, 趁著這個時候把探親假休了,畢竟她已經一年沒回家了。家裏人想她得很。

信裏最後還有一句話,“什麽個子不個子的, 你自己喜歡就成, 媽不幹涉你這事兒,就是得什麽時候帶回來見見, 你們處對象也幾個月了是吧?總得商量商量日子。”

於是,秦羽蕎給宋團打了電話, 申請請假回家一趟, 文工團裏最近也不忙, 宋麗娥知道她擔心家人就同意了,只讓她回去補一份報告。

秦羽蕎和顧天準坐上火車, 聽了一路的況且況且聲到了宏市。

秦羽蕎家在宏市大豐公社小河村,公社下頭有四個村子, 小河村是裏頭最大的,人口也多。

顧天準在鎮上買了兩斤豬肉,一瓶白酒, 一罐麥乳精上門, 兩人搭著驢車又晃悠了一個多小時才到村口。

一年多沒回來, 秦羽蕎有些激動, 滿目的金燦燦的小麥迎著風飄揚, 她帶著顧天準往自己家走,沿途遇到村裏人,叔啊嬸兒啊的叫個不停。

不一會兒,小河村就傳遍了,秦華軍的小閨女帶著對象上門了。

孟桂芬和兒子一家正在收麥子,農忙時分,日頭又曬,汗水從額頭往下流差點迷了眼睛。

“桂芬,你閨女女婿回來了。”村裏的大腳嬸兒從遠處跑來,嗓門大得人人都聽見了。

“雪蓮和王建回來了有啥可大驚小怪的?”自己二閨女嫁到鄰村,時不時就帶著孫子回來看看。

“不是雪蓮,是羽蕎。”大腳嬸兒指著秦家的土磚房說話。

“蕎蕎回來啦?這麽快啊。”孟桂芬還以為得再等等呢,她把手上活計一放,三兩步跑回田埂,“大楊,你妹回來了,蕎蕎回來了。”

秦正楊正在記工分,聽到這話找另一個計分員幫忙,自己跟著孟桂芬回家了。

兩人一溜小跑到家門口的時候,正巧見到秦正楊媳婦兒董心梅出來,“正準備去叫你們呢,蕎蕎回來了。”

“大腳嬸兒一嚷,全村都曉得了。”孟桂芬臉上笑呵呵,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爸,你腿得好好養著啊,別鬧嚴重了。”秦羽蕎檢查一番,準備再去村裏赤腳醫生那兒拿點藥。

“蕎蕎。”

“媽,大哥!”秦羽蕎見到親人心裏高興,和孟桂芬手拉著手互相看看。

“是不是瘦了?”孟桂芬把閨女轉了個圈,仔細看看,又盯著她上回說受傷的腿,關切道,“腳好全乎沒有?可別落下病根。”

“沒事兒,好得很。”秦羽蕎原地蹦兩下給她看看,把孟桂芬逗笑了。

“這是...”跟閨女說完話,孟桂芬這才有空打量旁邊的高大男人。

“嬸子好,我是蕎蕎的對象,顧天準。”

“媽,蕎蕎對象帶的東西。”董心梅把顧天準買的肉、白酒和麥乳精給婆婆看看,然後才收起來。

“人來了就行,還帶啥東西啊。”說是這麽說,心裏倒是默默給人肯定,這年輕人倒是個知道禮數的,也不摳搜。

自家雖說日子勉勉強強,但也不饞閨女對象兩口吃的,要看的就是這個態度。孟桂芬想起隔壁六姐家新姑爺上門第一天就帶了半斤白糖,人還是工廠正式工呢,真是摳摳搜搜,壓根沒把她閨女放在心上。

晚飯,孟桂芬和媳婦兒董心梅做了一桌子菜,秦羽蕎要去幫忙被攆了出去,她媽有自己的堅持,回家第一頓飯可不能讓她動手,得歇歇。

從廚房出來,秦羽蕎見顧營長和自己爸相談甚歡,兩人從當兵的事兒聊到打仗見聞。

秦華軍自己沒當過兵,可最佩服軍人,尤其是上過戰場保家衛國的軍人,就這麽一會兒功夫,他就跟閨女對象熟絡起來了。

要不是礙著年齡和身份,簡直要和人拜把子了。

“蕎蕎,扶你爸起來吃飯。”孟桂芬探個頭到房裏,說完話也沒走,就在那兒悄悄看著。

秦羽蕎剛要上前,就被顧天準搶了先,他架著未來老丈人往堂屋走,孟桂芬看一眼又勾了勾唇,倒是個動作麻利的,估摸不會是個甩手掌櫃。

晚飯點,在隔壁村的秦雪蓮一家三口也過來了,秦家算是湊了個團圓熱鬧。

“多吃點,我看著你真是瘦了。”孟桂芬不住給閨女夾菜。

“我吃得可多。”

“小顧你也多吃點,家裏菜就這麽些,你別嫌棄。”

“嬸兒,怎麽會,這菜味道好,比我們軍區的好吃多了。”

秦羽蕎悄摸和二姐對視上,兩人擠眉弄眼,當年二姐夫王建第一回 來家裏,孟桂芬也是這麽考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