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遷都提議(第2/2頁)

工業革命先不考慮,得保證小農經濟下,在天災打擊中存活,再談其他。

青霓從系統自帶倉庫裏拿出一籃紅薯,放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這是何物?”

“新糧種,你自拿去種。籃子底壓著種植方法。”

朱元璋點點頭,一頭霧水地把紅薯帶走了,一邊走,一邊絞盡腦汁。

這畝產……要怎麽提高呢?

正琢磨著,身後傳來神女輕輕淡淡,卻含著笑的嗓音:“生姜味道太重,下次還是換一個物件藏在袖中吧。”

朱元璋身體一僵,袖子裏那塊生姜一時間無處安放。

原來神女早就看出來他們父子在做戲?!

*

等朱元璋父子走後,青霓再次給自己倒茶,淺嘗一口。

茶水溫熱,入口生津解渴,茶味苦澀短,回甘快,青霓憑借自己貧匱的品茶知識,猜測這應當是好茶。

然後對系統說:“雖然紅薯已經被穿越寫爛了,但它確實很有用。很適合古代救急。”

五彩小蛇搖晃著尾巴聽,時不時還插上一句自己的見解:“衣衣你之前特意去明末拿紅薯,是不是怕你那個時代紅薯不適應這邊土地氣候?怕它會出問題?”

青霓點點頭:“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但是謹慎一些比較好。”

有紅薯後,想讓它代替主食很難,但至少天災救急,能讓人死得更少一些。

五彩小蛇再次晃晃尾巴,擡起蛇首,憂心忡忡:“可……衣衣你為什麽不太開心?”

瑪麗蘇的頭發泄露了瑪麗蘇的心情,肩上垂散下天水碧,想讓系統忽視都難。

青霓放下茶盞,手指漫不經心抹去唇角水漬,道:“我不開心不是因為紅薯,是因為我想到一些事情……”

她沉默一會,拍拍蛇頭:“統統,陪我出去走走。”

*

朱元璋抱著紅薯籃子來到宮裏菜園子旁。

這菜園子裏的菜是他親手種下,長勢喜人。

朱元璋拿起農具,在菜園子旁邊埋頭刨地起壟。朱標便也隨著父親在此地耕種。

“標兒啊,俺和你說……呼哧呼哧……做人不能忘本……呼哧呼哧……要時刻記得民間疾苦,比如這種地……呼哧呼哧……農人種地特別辛苦……”

一場耕種下來,朱元璋擦擦額頭汗水,轉頭對朱標說:“俺預備著過段時間,待你幾個弟弟都大一些,便送回鳳陽老家居住幾年,以免他們久居深宮,不知民間事。”

朱標艱難地喘息兩聲,放下農具往壟上一坐,雙腿大叉,毫無皇明太子雍容華貴模樣。

待大喝幾口涼水,喉嚨舒服一些後,他才點頭:“爹說的沒錯,他們生在富貴裏,不知衣食得來艱難,是該教一教。”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

便有宮人上前匯報,言翰林院學士宋濂求見。

——就是那個寫出《送東陽馬生序》,“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的宋濂。

朱元璋有點頭疼:“這老頑固怎……”

朱標急眼:“爹!那是兒先生。”

哪有當著人學生面罵老師的!

朱元璋用方言嘀咕兩句,才換回官話,讓宮人將宋濂請過來。還沒忘記吩咐:“扶著些,他六十了,可別摔著!”

朱元璋口中“老頑固”過來後,對於君王身上塵泥視而不見,上來就提議遷都。

“上位,此前建都金陵,皆因開國時,中原尚不在我等治下,如今古之長安、洛陽、開封皆在手中,再定都金陵,恐難控制大江以北。若單設重鎮在北拱衛邊境而無京師坐鎮,只會犯唐時安史之禍,還望上

位三思。”

當初定都金陵確實迫不得已,朱元璋早就發現這地方,宮城前昂後窪,居住起來十分不便,如今聽到遷都之語,心中一動。

“卿以為,該遷至何處?”

宋濂既然過來,心裏便有了計較:“關中險固,可都;洛陽便利,可都;北京為趙宋故都,可都;北平宮室完全,可省民力,可都;還有建業六朝舊都,亦可都。”

朱元璋脫口而出:“朱由檢那小子不就是在北平居住?”

——他後來還是知曉了朱由檢全名。

說完之後,朱元璋愣住。

“朱由檢,由……”

他想起來了!

這是老四家子孫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