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噫我中了

五月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孔穎達馬不停蹄讓官學成立了。

孔家發動子弟抄《詩》與《禮》, 各三十本的抄本,一日之間抄完。

課本準備好後,孔穎達親自去縣裏鄉中, 挨家挨戶敲布衣的門,詢問各家父母願不願意將孩子送到他那兒學習,然而, 收到的大部分回復都是——

“俺娃兒要種地咧, 哪有空子去念書。”

“不去不去,讀書有什麽好。”

“你是想要騙走我兒子對吧!快滾,不然我打人了!”

走遍長安縣與萬年縣, 及周邊小村,又去了稍遠的地方,百裏之內的人家,官學三十個名額, 孔穎達愣是只領回去十人。

大多數人都是任他說破了嘴皮子,哪怕說官學不收錢,也絕不讓家裏孩子跟他走。

作為孔穎達的親孫子, 孔惠元陪著他大父四處走動,一開始熱血沸騰,琢磨著自己要做一番大事業,如先祖孔子那般有教無類,收三千弟子傳下己道,然而, 每走一家, 沸騰的血液便涼上一分, 直到走完百裏, 走破了二三雙鞋, 一身熱血涼了個透,唯有脊背冒著走路出來的熱汗。

“大父……”孔惠元迷惘著雙眼,“為什麽他們不願意來念書?”

他出身於山東孔家,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入目皆是好學之輩——有富貴的,五更天就爬起來背書,有囊中羞澀的,為人作字畫賺錢,寧可天天白粥,也要將錢財省下來買書籍,買筆墨紙硯。或是學生追著夫子詢問不解之處,或是外來者走上百裏路,只為求學。

怎麽會有人……送上門的讀書機會,都不要呢?

這麽一趟下來,孔惠元整個人都傻了。

孔穎達嘆氣:“他們是窮怕了啊。”

垂眼看到孫子仍舊困惑的表情,孔穎達拍了拍他被汗水打濕了衣料的背,“惠元,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你說,他們衣食足了嗎?”

孔惠元搖搖頭。

“是啊,他們不說衣食足,有一些人家,連衣服都沒有幾件,全家用著一套衣服,誰出門誰就穿——他們種地都是晚上種的,知道為什麽嗎?”

“……”孔惠元憋了半天,聲音細若蚊蠅:“因為晚上附近沒人,就不會看到他們光著身體。”

孔穎達沉默了一下,才道:“是啊。所以,他們才不肯放孩子去讀書。在他們眼裏,讀書要讀很久,還不知道能不能當上大官,拿到俸祿,但孩子種出來的地是近在眼前的。”

孔惠元不解:“種地能掙多少錢?當官掙得豈不是更多?哪怕沒考上科舉,會些學識,給富人家,或者哪些權貴,世家家中做教書先生,又或者賣些字畫掙錢,為書坊抄書,街頭巷尾替人謄抄書信……賺來的錢財總比地裏刨食多吧?”

“你懂這些,他們懂麽?”

孔惠元如遭雷擊,大白臉蒼涼如紙,滿腦子都是大父說的這句話。

他們懂麽?

他們自然是不懂的。若是懂了,勒緊褲腰帶也會將孩子推進孔穎達的官學裏。

何其可悲,又何其可憐的貧民,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在自己劃出的圓圈裏掙紮著求生,不敢往外邁出一步。

“他們嘗試不起,我們失敗了還可以白手起家,他們已經失敗不起了。”孔穎達嘆息著說,“你和他們說讀書當了大官,有朝廷發放米糧田地,他們是不懂的,那太遙遠了,可你若是說,去官學,每個月能領三鬥米……”

孔惠元接話,眼眶有些紅:“他們就會歡天喜地將孩子送過去。”

“我們現在還沒有那麽多錢財,給他們發放米糧,光是官學免費提供的筆墨紙硯便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孔穎達輕輕拍著孫兒的肩膀,緩聲道:“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教好那僅有的十名學子,使他們成才,來日他們歸鄉時,鄉中父老自然就會清楚讀書的好處了。”

孔穎達領著孫子自鄉間小路回歸,來到官學前——原為孔家的大宅子,然而,他都將全部家財捐出作為維持官學的費用了,也不在乎再將房屋拿出來作為學堂。

他腳下軟綿綿,心情也是暢快,如同即將白日飛升那般。

“今時只得十名布衣做學生,等五六年,十名布衣各有所成後,便會有更多人聞風而來,學習孔孟,知書達禮。”

真好啊……

孔穎達眯起眼睛看了半晌,指揮著下人:“將石子路平了吧,都是天不亮便要過來念書的,可別摔了那些孩子。”

*

這第二件大事,便來自山鬼的滋味樓。

起因在世家某位世家貴女過來吃飯,也不指望能吃到什麽美食,就是聽家族指揮,過來蹭個眼熟。

這世家貴女每來月水便腹痛,腰膝冰涼,被請上門的醫師不少,卻沒有一個能替她根治,只能稍作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