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種植趣事(第2/3頁)

說話間,兩人到了山腳。

上山種植千斤拔和粉防己的村民們已經陸續上山,前段時間開好的一部分土地已經可以種植了,所以今天是一撥人種植,一撥人接著開地。

兩人不需要再拄著木棍。如今能夠輕松爬上山。經過多次行走,從山腳到油茶樹林的這段路已經被走出了階梯。

再者說,爬慣了山,就再不覺得這種不要半個小時就能到山頂的山有多麽難爬了。

太陽漸漸升起,火紅的朝陽照射著這片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喬茗茗頭上戴草帽,手上戴著手套,脖子上還綁著白毛巾,額頭上的汗一流就用毛巾擦擦,此刻正行走在油茶樹林裏巡視著。

“叔嬸兒們,這玩意兒每行要隔上2分米,每株還得隔1.5分米……基肥已經施好了,如果看見沒有敲碎的泥土塊千萬記得順手敲碎,雜草也鋤過了,如果沒幹凈的話也得拔了……”

喬茗茗扯著嗓子,不停地叮囑著。

村裏有一對中醫大夫,他們跟中藥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對如何種植出好的中藥材還是有些心得體會的。

楊姨說,千斤拔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其中小葉品種更好用也更好賣。

余叔則說,千斤拔耐旱怕積水,所以千萬要做好排水工作。

不過這裏還算風調雨順,喬茗茗來這兒兩三年,從沒有遇到特幹旱和特暴雨的天氣。山上的排水也不錯,倒是灌溉要多注意些。

千斤拔得先種,種完千斤拔再種粉防己,如果可以的話,也能買些迷叠香回來種種。

迷叠香可不僅能煎牛排,在寧渝的科普後喬茗茗才曉得這玩意兒竟然還能當藥。

果然,能食用就一定有藥用。

喬茗茗在叮囑完後,也拿起種子和鋤頭開始磕磕絆絆地種植。磕磕絆絆個半小時後,她才逐漸順手。

太陽在慢慢攀爬,陽光也逐漸炙熱。

偶爾擡頭望天,天空是碧藍一片,呈現出萬裏無雲的景色,好似擡手就能摸到天。微風吹來,帶來涼意,其中夾雜著春日的氣味,使得人無比舒服。

村民們邊幹活邊聊著天,臉上盡是笑容,瞧著種下去的千斤拔和粉防己都跟瞧金子似的,眼裏滿滿都是期待。

有嬸子就直起腰,喝口水笑笑說:“原先這些地只掙一份錢,如今這地種三份的錢……要不怎麽說還是得讀書呢,只有讀過書的才曉得這地怎麽種劃算。”

“是嘞,人家讀完書是眼明心亮,就算不曉得的事兒瞧瞧書本也曉得。咱們這種睜眼瞎只能照著上一輩人說的去做,都是下死力氣,不曉得怎麽變通。”

“志斌說要重新蓋學校,我想著是可以的,把那墻一圍看看那些皮娃子還能不能逃學。總是要把書讀出來,往後種地也比旁人輕省些。”說完還特意找找喬茗茗,笑著問,“是吧小喬,報紙上是喊著說要教育教育吧?”

喬茗茗擦擦臉上的汗,點點頭。

她快要累死了,拄著鋤頭,慢慢走到旁邊大樹的陰影下,然後脫力似的一屁股坐下。

然後喝口水感慨道:“讀書完種地也是不輕省的……得一直往上讀往上學,哪天要是發明出來種植機啥的,實現機械化了,那時候才徹底輕省。”

“啥叫機械化?”有人問。

喬茗茗思考一下,用最易懂的說法道:“就是啥都有機器幫忙做,咱們人只要坐在屋子裏注意,天旱了就讓灌溉系統去澆點水,水多了就開排水系統放水……啥叫系統呢,就是咱們村的水渠,其實也算系統,往後智能……往後要是有人能把水渠用電來控制,那咱們只要在家裏按開關就行。”

她這番話還是讓村民們聽得雲裏霧裏,可是他們聽懂了一個意思:一切工作都能在家裏完成,他們負責開關就行。

哇,眾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這設想有些異想天開。

“哈哈哈,小喬啊,人糊弄地皮,地皮糊弄肚皮,哪有這種好事兒等著咱們莊稼人?”

“是嘞是嘞,現在的日子就很好,往後能年年過成這樣就知足了。”

喬茗茗也笑了笑,沒說話。

在她看來,這代的農民是純粹的農民,是這片具有幾千年農耕歷史的土地上的最後一批純粹的農民。

進入八九十年代,沒了介紹信後農民們大量湧入城中,成為鋼筋水泥森林的建設者,他們尋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成為農民工。

等到再下一代,農民們想讓兒女跳出農門到城裏生活定居。即使回家務農的也講究科學務農了,到那時候一人承包著千畝地,農村人漸漸變少,留守在村裏的許多都是老人,沒有機器哪裏能幹得過來。

未來社會發展得太快了,目前站在這片油茶樹林裏的村民們,幾十年後恐怕十有七八都將留守在村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