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小小改進

過完節日, 趙士程又回到了忙碌的工作狀態。

西夏的局面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潰——金軍似明白自己不可能長久占據此地,幾乎是以一種刮地三尺的局面壓榨這片土地上的平民。

凡所不從者,金軍便開啟一波屠城模式, 如果是在漢家土地上, 這必然會激起劇烈反抗,但西夏的土地和人口規模實在太小,在幾波屠殺後, 西夏興慶府幾乎成為一片白地,權貴們對基層的控制幾乎被連根拔起。

金軍如今只占據著賀蘭山腳的耕作土地,西夏其它地方,都陷入了割據的模式。

這種情況下, 趙士程與婁室部能談的就很多了。

銀術可的要求自始至終, 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回歸故土, 只要大宋答應, 他願意把西夏的土地都給大宋。

而東北的完顏宗幹也要求大宋讓出通路,做為回報,他可以不再騷擾遼東耕作的土地,同時也願意與大宋結締新的盟約。

不過趙士程並不著急, 只是讓使臣來回傳訊, 把時間拖下去。

畢竟時間是在他這一邊。

……

西夏的戰事只是趙士程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 趙士程如今全部心力,又回到治理大宋的路上。

他正在考慮取消橋頭稅。

大宋商稅有兩種, 一種是各種商鋪的營業稅,針對的是坐商, 還有一種稅, 針對的是行商, 這就是橋頭稅。

這個收起來就特別隨心所欲,因為大宋水利發達,大多的城市又都在水邊,凡是過橋的百姓,只要手裏有東西,哪怕是一根針,過橋也得交稅——你不交稅,那這貨物他們是有權力沒收的。

這種行為,針對的是鄉下的副業,比如一位農婦辛苦攢了三十個雞蛋,想去集市上買掉換些鹽,那她在過橋時,便要至少交三個雞蛋做為稅收。

所以,趙士程希望取消橋頭稅,促進平民們經營一些副業,但這種行為,卻得到一大片的反對。

因為這種橋頭稅,是鄉下小吏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庫,隨便取消了,必然引起動蕩。

趙士程於是看明白了,想要根治這種情況,那便要改革基層的吏治。

這件事情,從當上太子,他就在推行,這些年來有了一些效果,但不算太多。

自古以來,吏和官都有著嚴格的界限,各地小吏的職位,也大多是家庭世代傳承,不管是哪個小吏,在地方上必然都有一定的勢力。

趙士程如今已經用考試、提拔等政策,更換了各地大約三分之一的吏員,但還有更多的吏員,他沒有妄動。

這些小吏,是國家的細小血管,政策一個不對,就會引起各種不適。

不過,也不是處理不了。

趙士程希望在取消過橋稅的同時,也給基層漲一漲工資,把不同吏員的薪水做為吏部的主要事務,讓他們隔一些年便進行調整。

而且取消也不能是一次性取消,和以前一樣,先在京畿路試行,找出並修補BUG後,再推行到整個北方,再至南方。

他的第一步,就是要說服自家丞相。

這時候就體現出宗澤的好來,這位喜歡為民請命的參知政事,在他準備減免稅賦時,總是會費盡十二分的心力支持,而且他在基層十數年,南北的知縣都當過,在吏治上十分有發言權。

當然,這老頭也不會單打獨鬥。

“不如將王洋提拔為吏部尚書,”宗澤一邊誇獎著同事,一邊將其拖入火坑,“吏治之事,他當初主持過江南分地,還是有幾分急智,能當大任。”

趙士程覺得有道理,同意了他的意見。

……

四月,春雨綿延。

東京城外的大小田地裏,嫩綠的菜葉在春雨中泛著油光,看著便十分喜人。

一名生得秀氣婉約的中年婦人披著蓑衣鬥笠,在春雨中摘了幾把小菜,帶回不遠處的小院裏,用火鉗捅開爐火,就著小菜,煮了一碗素面。

她坐在桌上,一邊吃面,一邊翻看著今天的報紙。

“朱姐姐。”這時,門外傳來閨蜜呼喚,李易安推門而入,手持一支李花,將桌上有些枯萎的插花擺弄了幾下,便又是一盆疏朗雅致的插花了。

朱淑真笑著招呼了她一聲:“今兒個怎麽來得這般早?”

“早上領了稿錢,就去澤園那裏淘到一塊碑文,這不便過來和姐姐一起賞玩。”李易安小心地拿著一塊有些殘缺的青銅破片,“這是你看這個。”

“這上邊的字,像是魏書?”朱淑真有些驚訝,“這得讓你家明誠好好瞧瞧才看得準。”

“官人最近領了官家的任務,正在查看龍骨文呢,”李易安輕笑道,“可憐我以前不知那龍骨是殷商古物,那些有字的龍骨如今可是一片難求呢。”

兩人一起賞玩著青銅殘片,鑒定著殘片上的文字,又聊起了他們一起編寫的《金石錄》,年初時,皇帝的碑林進度一拖再拖,選中的書籍一再超編,李易安夫妻編寫《金石錄》也有幸入選,這本書中收錄了大量的傳世鐘鼎碑版銘文,有三十多冊,耗費了他們絕大多數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