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不同反應

八月, 熱氣炎炎,汴京河畔增設了提物的滑輪絞索,可讓船上卸貨更快, 然這工具卻讓力夫們少賺了不少錢。

於是這滑輪索被人私下燒毀,這事上了報紙, 引起朝野一片喧然。

朝廷如今爭論的事情, 已經不是外患, 而是國中已經隱隱有些苗頭的對立。

“陛下,自己工坊四起以來,不時有農戶燒機毀械, 更有人稱鐵道行於的龍脈之上, 破壞王氣,還有那高爐耗水, 常常有與農爭水之議……”諫言的朝官侃侃而談, 說的便是這些年工坊各種錯處劣勢。

工坊發展正在改變農人的經濟與生活。

以前,農戶掙得口糧一份上交,剩下一份用來吃食, 而家裏的余錢,大多來自副業, 比如雞蛋、采藥、刺繡、紡線、織布, 其中尤以織布紡線換來的錢最為重要。

而如今,廉價的貲布正在已經開始侵蝕偏遠的村落,催毀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窮困的百姓失去收入, 當然會有不滿,偏遠之地的州府失去夏布的稅收, 自然更加不悅。

於是, 朝堂之上, 最強烈的呼聲就是將各地的工坊收為官營,從而抑制這種工坊飛速蔓延的趨勢。

當然,也不是所有官員都反對的,比如成都府路、京東東路、江南東路的官員便強烈反對。

雙方在朝廷上吵成一團。

趙士程高居王座之上,撐著頭看他們吵鬧。

最後,這場爭端以各地工坊將會進行加稅為由,暫時平息。

加來的稅收,會補貼各地沒有大規模工坊的偏遠州縣,做為官府的支出。

趙士程知道這會影響工業的擴張,按正常的流程,他應該大規模地沒收土地,讓貧苦無著的農人進入工坊,做為工業生產血肉磨坊,這樣,才能支持工業的飛快發展。

但是如今國內局面還算不錯,北方邊患減輕後,那自然還是穩定更重要,工業擴張可以稍稍慢些。

不過朝廷兩方的官員對此都有些不滿,看對方的目光都如仇寇。

這是如今朝中的兩派,以京東路、京畿路、蜀中四路為首的官吏因為工業吃到他甜頭,極為推崇發展生產,被稱為新派,而以各地普通官員為首的普通儒家進士,則要求要為保守,被稱為舊派。

民間對此很是擔憂,那些時政小報上常常有評論說,當年王安石的新黨和司馬光的舊黨相爭,延綿四十年,差點把大宋送走,但如今朝廷上居然又有了兩黨,乃是不祥之兆。

趙士程對此不以為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黨爭在哪個政權裏都不會少,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反而是良性競爭。

他需要的新派官員銳意進取,同時也需要舊派官員來彌合工業改革中的受損勢力。

一個都不能少。

不過,這加稅的消息一傳出去,一些小作坊,怕是要開不下去了,也不知又會有多少人在其中被影響。

……

大宋的京杭運河出河後的那一段往北,被稱為禦河,水流平緩,船只密集。

因著在船上也不能耽誤了孩兒讀書,所以李娃一家占了一處中層客艙,不必忍受底艙的憋悶和異味。

船窗打開,禦河兩岸是綿延的良田,冬小麥已經收割,田裏種的是豆子,綠茵茵的一片片,有些在河邊開辟的田中還種著西瓜,此時已經結出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瓜,看著十分喜人。

李娃坐在船板上,一邊拿著陳舊的報紙,一邊翻看著一本厚重的書籍。

那是朝廷新編寫的字典,裏邊的字按部首排出了目錄,按書頁查到字時,會用同音的字注音,同時還會用反切法標注怎麽讀。不過李娃並不懂得反切法,也不認識那三十六個的聲母,更不知道韻書的韻母字是怎麽個拼法,所以,就直接忽略掉了。

她聽說報紙上說,陛下已經在尋人改編寫新的聲韻書,到時肯定會有新的拼法,到時她再去學也不遲。

傍晚時,大船停靠在一處碼頭補給,李娃一家也下來透透氣,順便補充一下吃食,聽說這次補充了石碳後,前邊牽引的大船就會一路直達燕京府,每天於河中行進一百裏路,中途八天基本不會再停靠。

因為有了這牽引船,如今各地的貨船客船速度比原來快了三倍不止,幾乎所有的船行都會掛上牽引船,否則,便是大大虧了時間。

李娃也很喜歡這種速度奇快的大船,少了在路上的顛簸和耗費。

她不敢走遠了,只在小小的碼頭街道上逛了逛,街道上有許多賣幹果兒的農人。

“這是柿餅兒,”李娃看著筐裏捂出厚厚白霜的柿餅兒,一時有些饞了,便問道,“多少錢?”

“一文錢八個,你可以自己選大的。”賣餅的老婦人溫和道。

“那要八個。”李娃從荷包裏排出一枚大錢,順便問道,“這裏生意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