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有錢要花

因為五代十國軍頭們的肆意妄為, 大宋的軍制先天便陷入了一種矯枉過正的缺陷裏,防內遠重於防外。

在大宋之後,文官和武官之間建立起一道天塹,唐代及之前的出將入相成為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下, 文臣盡可能維持這樣的局面, 畢竟古往今來, 翻開歷史書籍,很長時間, 都是武將勢力高文臣一頭, 防微杜漸啊。

禁軍的軍制在經過大宋初年的一改再改後, 已經形成一個優秀有效的衡制體系, 簡單說, 就是讓基層將士始終處於一個貧窮狀態,開撥時才會發更多賞銀,一旦朝廷不繼續給賞銀, 士卒就會動蕩,從而讓將軍無法控制手下,如此,做亂當然就無從說起。

趙士程輕易不能動這樣的軍制, 當年王安石試圖改過,他不敢動禁軍的勛貴的底層利益,更不敢動後勤給將軍們足夠的自主權, 僅僅是準備大練鄉軍民兵,沒等幾天就卷鋪蓋走人了。

想想看,一百萬人的禁軍, 耗費大宋七成的財稅, 加上禁軍的親眷和盤踞其中的利益牽連, 怎麽著也能占大宋十分之一的人口了,這動蕩起來,可太刺激了。

但他們在與金人之戰中的效果,就很感人了,河北禁軍不戰而降;朔寧禁軍太原城下嘩變,不戰自潰;駐京城禁軍梁方平的不戰而逃,麟府軍折可求降金,涇原軍全軍報銷,種師中的秦鳳軍陣前嘩變,熙河軍更搞笑,聽說友軍兵敗,又聽說金軍打過來的了,直接逃亡……

簡單說,他們都沒去打金人,而是大部分直接跑掉。在其中,有個叫劉光世的武將特別能跑,所以周圍的潰軍都願意去投奔他,因為跟著他跑得快,還有錢拿,朝廷也拿劉光世沒辦法,因為他手下的兵太多了,只能加官進爵,盡力安撫。於是他一路跑到最後,成了和嶽飛、韓世忠齊名的“中興四將”之一。

對了,這個劉光世是童貫的親信,在當初的送童貫畫宗上路的計劃裏,趙士程可是在他的名字上重點畫了圈的,此君已追隨先帝而去了。

在他的計劃裏,這些宋軍都會上前線去抵擋金軍,能戰的,留下來的,就是百戰精兵。不能打的,潰敗的,他就能直接取消番號,再重新建立一支部隊。

在這種保家衛國的事情上,誰也挑不出他的錯來。

按趙士程的預計,大約再過兩年,金軍和大宋的領土便會接壤。

到時,便可火煉真金,希望能有更多的名將,能在這局面之中脫穎而出。

但那都是將來的事情,如今他的重點,還是在處理廂軍上。

相比於錯綜復雜、是無數武官吏衣食所系的禁軍,廂軍就是純純的乞丐軍,平時更多做為後勤軍、工程兵使用。

按講義司報上的數字,二十多萬廂軍,一月的軍費是七萬貫,每人每月三百文左右,按理每年要發春秋兩次布帛讓他們自己縫制軍衣,每月另外還發一石五鬥的糧食供他們一家人吃食,但因為軍費緊張,這些都被拖欠了。

所以,簡單說,廂軍的日子過得比最底層的佃戶好不到哪裏去。

那就好說了。

不過,改制不是那麽輕易能改的,需要時間,也需要方向,更需要啟動資金,在這一點上,趙士程是不會吝嗇的。

一切的投入都是為了將來賺得更多。

……

十一月,年節快到了。

剛剛從宜興搬到京城的李家人也開始準備起來,他們不是準備過節,而是過節有很多地方人手不夠,他們又找到了不同的兼職,這能讓他們這個新年過得更加安穩。

為了一家人相互幫襯,他們都去了城西的一處廂軍營房裏幫忙。

李家老頭找到一個看管營門的活計,女兒和老妻還有大兒子幫著準備晨炊,小兒子能幫著收拾屋子。

“今天的粥水怎麽稠了許多?”吃早飯的矮小士卒有些驚訝地喝了一口,然後看到做飯一家人,更驚訝了,“原來不營頭的嶽家做飯麽?”

在軍中,夥頭可是一個肥差啊,不是熟悉的人,是不可能當上的。

“你前幾日去接私活了,還不知道吧?”旁邊長凳上喝粥的士卒冷笑道,“前兩日,朝廷說的咱們部修的城墻粗劣,數對不上,軍中來人把營頭查了一番,如今他們一家怕是都在牢裏呢。”

“那可真是大好事啊!”矮小士卒露出一口黃牙,爽爽地喝了一大口粥,“難怪這粥稠了那麽多,能過幾天好日子了。”

“幼稚!”旁邊的士卒冷笑道,“我還沒說完呢,兵部的人說,咱們這支廂軍要弄什麽‘責任’制,讓咱們自己推舉一個營頭出來,以後再有差錯,就唯營頭是問。”

“那也好啊,先前營頭不就是克扣得太狠,讓咱們只能私下裏多接私活養家,這才修不好城墻麽,”矮小士卒不以為然道,“要是錢夠了,咱也少些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