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萬萬不可

與遼國聯盟的大方向確定了, 剩下的便是一些小節了,在趙士程的體貼下,大宋先向遼國提供了十萬石糧食, 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而遼國為此抵押燕雲之地的礦產、農稅、商稅。

其中的重點是, 等合作持續加深後,在第三年開始, 臨近滄州的,原本的這些地方的遼國官員由大宋來發俸祿,並在隨後由大宋管轄。

隨後, 便是商討去遼國的使臣,這個使臣是用來溝通大遼與大宋兩邊的高層,並且要有一定的自主權,鎮得住場子。

趙士從這個人選無疑是非常合適, 耶律大石自然也不會反對太子殿下提出的人選。

至於他本人意見,趙士程已經征求過他同意了,沒有問題。

這些條約非常細致,耶律大石雖然對太子殿下十分感激, 但依然竭盡全力為遼國爭取利益,趙士程為了讓遼國能繼續捐命抗金,當然也不會太過苛刻, 畢竟在遼國土地上打仗,總好過金人越過燕京,把整個華北變成戰場的好。

就在宋遼結盟的時候,遼東的消息也斷斷續續地傳來,不得不說, 趙士程弄得信鴿網絡雖然掉件率高(鴿子在路上出意外)、費用昂貴(每個月必須帶著大批鴿子換區)、使用復雜(需要以特殊藥水寫, 還要經過不同的站點用鴿子轉發), 但在消息傳遞速度上,卻是真的強大無比。

如果按普通的急件速度,遼東的消息傳到東京城,最快也要一個月,來回兩個月都是會跑死馬的速度,但用鴿子傳,便能將速度提高到五到七天一次。

如今信鴿網絡也不是只是他一個人用,各地官府若有急件,也可以用信鴿傳遞,世家大戶有什麽急事,也能使用,但那價格達到了一個字五百文,不是真大事,沒幾個人舍得用。

遼東傳來的消息也是滯後的,畢竟黃龍府離他們也有數百裏,讓遼國上下松了口氣的事情是,在夏天時,金國治下發生了感染牛馬的瘟疫,掠來的牛馬死了十之七八,無法組織攻勢。

而遼帝以為機會來了,就準備突圍,但第一次突圍失敗了,只能退回城中,然後再突圍,再失敗,反復又反復,最後龜縮其中,不折騰了。但這幾次突圍也不是全然沒有效果,比如奚王蕭遐靈、北府宰相蕭德恭、大將耶律余睹等人,都尋著機會逃出來,南下去遼東與耶律雅裏會合。

在這幾位離開後,遼國國內已經對這位皇帝完全失望了,都在準備推舉魏王耶律淳登基做為遼王,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耶律雅裏麾下,只是陳行舟對耶律雅裏的影響還是十分地大,加上耶律雅裏也不願意當亡國之君,拒絕了這些人的推舉。

另外,晉王耶律敖盧斡也有一些人追隨,但他畢竟太年輕,願意追隨他的人是少數,影響不了大局。

而陳行舟也在信中指出,如果耶律大石帶回了利好遼國的盟約,那魏王就能攜著這份功勞,壓下國中不服,正式登基,坐穩皇位。

明白陳行舟的意思,趙士程便在盟約上又修改了一條,遼宋繼續當兄弟盟國,不需要稱臣——不要小看了這一點,這對於遼國來說非常重要,能提高他們政權的合法性,放在戰略遊戲裏就是能提高凝聚力,連帶著,耶律大石去西北路當招討使也會更加順利。

……

一番折騰後,宋遼的盟約正式簽訂,趙家老爹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用自己國璽在這盟約上蓋印,使它正式生效,然後耶律大石就可以把這份功勞帶回去了。

不過,他不能直接離開,除了大宋給的物資要和他一起走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要與他同去。

趙家大哥雖然奮力掙紮了一番,但又怎麽擋得住虎頭的要求,只能在河港處含淚揮別妻兒,和耶律大石一起,踏上了去燕京的大船。

而和他一起去的,是他小舅子劉琦,後者帶著數百名裝備精良的士兵,做為趙大哥安全的保障。

劉琦對此激動又興奮,他終於不用在太子宮裏當一個門衛了,這一年多來,可把他憋壞了,太子殿下讓他此去遼國,便是要見識遼國風貌,熟悉地形軍制,為將來聯遼抗金做準備。

不過他太過快樂的模樣很直接地激怒了他的姐姐,以至於出行時,他被姐姐私下上了馬車,等回來時,便焉了吧唧地上船,就算有頭盔遮掩,也能看到他臉上多了一塊瘀青。

另外,趙家老爹和老娘對虎頭殘害兄弟一事頗有微詞,但趙士程給老爹送了幾個比先前更加仿真的極品珊瑚後,趙爹便只能算了算了,畢竟兒子長大了,他也做不了主了。

至於種皇後,在知道趙虎頭答應他本月去三次她精心準備的遊園會後,便也不再叨念大兒子不知要走多久這事。

這事還讓兩個小孩子十分高興,他們的父親走了,沒人壓著他們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