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反派本派

隨著晉王的離開, 遼帝的威望越發掃地。

而這時,朝廷裏也開始有了反攻上京的聲音,畢竟那裏是遼國都城, 再者,如今金國大舉攻打遼東,內部空虛,若能沖其老巢, 甚至有可能的打斷金國那不可抵擋的崛起之勢。

遼帝對此拿捏不定, 他個人是想打的,但又怕失敗。於是問政於蕭奉先,後者本來是不支持與金國再戰的, 但在“聽說”晉王準備召集諸部, 自己組建軍隊, 抗擊金人後, 原本寄望他死在遼東的蕭丞相,便立刻改變主意,開始支持皇帝征伐金國。

因為遼東若真解圍, 晉王的威望,必然繼承大位, 就算繼承不了, 也很有可能在敗於金人後投奔皇帝。

這種後果很可能就是再來一次政變, 與其繼續讓晉王積累威望,不如由遼帝統領諸部, 免得這些兵力被晉王得去。

要知道如今契丹本部損失巨大, 但在西京的草原諸部, 還是大部分依附遼國, 草原之上, 強者為尊,一旦晉王得勢,他和妹妹外甥又能得什麽好?

想通這一點並不難,蕭奉先從來不是一個能臣,於是,他的立場很快改變,支持遼帝攻打金國。

但還有一個問題,要不要皇帝親征。

這種最後的力量,如果不是皇帝本人親征號召,很難召集,但若是皇帝親征……這,他又實在沒有什麽領兵打仗的天賦。

當然,遼帝如今是不放心把軍權放在別人手裏,所以,朝廷一番爭吵後,結果還是皇帝親征,只是這次他不打算去前線了,而是在後方督戰。

行,這個要求說通,那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給各地各部發詔書,讓他們出兵出錢出糧,至於到時能來多少,他們自己也不確定,反正號稱“幾十萬”大軍也只是文官大筆一揮的事情。

他們預計能在八九月集齊大軍,便發信讓遼東拖住金人主力。

至於遼東怎麽拖,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了。

或者說,遼東若能與金國兩敗俱傷,讓他們撿個桃子,才是最好結局。

……

遼東的復雜事情,並沒有影響到大宋的平民。

六月炎炎,他們大部分的人,正努力地在田地中作活。

農村的生活並沒有什麽田園牧歌,地裏的雜草隔上三五日,便要拖家帶口地清理一次,否則一場大雨過後,它們便能很快淹沒禾草。

還要隨時注意著土地水分,多了要挖渠排澇,少了要挑水灌溉。

平時裏,還要盡可能地收拾病蟲,讓收獲更多一些。

不過,今年京畿路附近的村鎮,遇到一些不同。

首先便是到處開花的新作坊,一開始時,村中鄉裏對這些作坊都十分地懼怕,怕他們隨意占地,怕他們強買強賣,更怕他們隨意征發勞役。

所以,他們集合起來……倒也不是反對,畢竟是太子殿下安排的事情,沒人敢反對,而是欺負一些人力單薄的小村落鎮子,讓新作坊落在較為偏僻之地。

講義司的人一開始十分生氣,準備親自用行政命令攤派給大村鎮,但太子殿下卻大方地允了,不只如此,還額外撥了一筆配套支出。

於是,讓周圍村鎮眼睛發紅發綠的事情發生了。

占地是有的,但占的大多都是荒地,面積甚大,還會給村中一些補償,分發勞役也有,但給工錢,還給吃肉!

不僅僅如此,為了方便用水,工坊附近都開挖了水井,並允許周圍村子取水。

光這一點,就讓那些大村鎮眼中滴血,更讓他們捶胸頓足的事,是工坊們居然修繕了道路,原本村子裏一個牛車都不好通過的羊腸小道,如今都變成了兩車同行的大路。

村裏鄉下的,誰不想要一條好路啊!

別的不說,平時送糧,若有一條大路,就能自己湊合一點錢,做個推車,送到糧倉,不用另外給小吏一筆送糧的費用。

有了小車,無論自己推車還是進城買貨,都能給鄉裏村裏捎帶更多,以前城裏不願意賣來遠處鄉下的糞車,肯定也願意來了!

還有村裏娶親,也能尋娶遠一些女子,有些窮的,也不必一輩子打光棍了。

太可恨了,居然讓這些小村子撿了便宜!

而隨著工坊落成,更更可恨的事情又發生了!就是這些工坊,居然一點都不買強賣!

明明無論是堿、還是碳石,又或者玻璃,都是周圍村民十分想要東西,最重要的是,這裏貨品價格很低,被他們稱為是“批發價”,但不零賣,一次至少得買一箱,買少了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倒是那些就近的村子,可以幫著做活建房,煮飯送菜,才一年的時間,日子就有了天差地別,有的敢多買幾尺布,有的敢買油,有的甚至把草房頂換成了青瓦!

更不必說碳渣鋪出的路上還有許多的碳是沒有燒盡的,許多小孩兒成天光著屁股,提著籃子,三五個在太陽下蹲上一天,就能撿上半簍碳,連柴禾錢都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