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我要大池塘(第2/2頁)

何止是願意啊,趙士程各種商業工坊日進鬥金,早就讓無數人垂涎欲滴了,如果不是他身份太高,早就被朝廷瓜分,連工人都不會剩下一個。

誰不想要那種一次紡二十個紗的織機啊,誰不想做剔透的玻璃啊,誰不想要可治百病的神藥呢,還有那高爐——四川的鐵多到用來鑄錢啊。

“光願意可不行,”趙士程微微一笑,“還得要——誠意。”

何栗二人神情疑惑,但不知為何,本能地打了一個冷戰。

-

隨後,太子殿下在朝中透露口風:如今密州工坊,供應北方;太原新城,供應西北;江南工坊雖是初創,但也能供應海外。可自巴蜀往東,至兩江兩湖之地,卻沒有工坊供應,應在西南中南擇一便利之地,建一座新城,以利國民才是。

只不過,如今國庫空虛,這新城,怕是選一地百姓富家,自籌錢款來建,自負盈虧才是……

這個口風一出,整個大宋官場都震動了。

如今可不是先前,殿下手中財富多到讓人咋舌,遠的不說,如今玻璃窗、玻璃燈這兩物,就已經引得無數人追捧,尤其是玻璃燈罩,讓燭火光芒穩定,與煤油燈真的是天作之合,有錢人家幾乎已經完全淘汰了燈盞。

至於肥皂、羊毛、炭爐這些小物,早就完全融入了生活,讓大家大戶們都心甘情願,掏錢排隊去買。

更不用說聞名天下,帶著大宋宗室致富的澤園了。

就是靠著澤園,就算如今皇帝帶頭縮減宗室用度,也沒什麽人反對——宗室的收入是要成年男丁托底的,除了俸祿外,還有單獨“公使錢”,那才是收入的大頭,因為成年男丁都去了北方,朝廷的在這塊的開支少了近數百萬貫。

不過,在有澤園托底的情況下,孤兒寡母們日子過得依舊逍遙,沒受影響不說,反而因為花錢男人們不在,過得更富足了些。

這種情況下,消息迅速傳到各地,一時間,折子如水一樣湧到了趙士程面前,都是各地知府想要新城落在自己治下。

趙士程對於這些奏書那是一個也沒看。

他直截了當的讓新手下發布了消息,自己會在五月底組織一個“展覽盛會”,邀請各地商人參加,各地有信心的州府可以推舉三五人來參加盛會,他會在其中挑選條件適宜者,入選其中。

什麽條件?

這個時候,兩個年輕官員就開始報工業園區需要的條件了,需要地盤,需要錢,需要人……

一時間,天下震動。

大宋重商,這消息立刻像瘟疫一般散播,引得無數人瘋狂。

四川路、荊湖路、江南西路、甚至兩廣路和福建路也加入其中,各地世家紛紛碰頭接尾,商量能拿出多少錢來投這個大項目,還有人中宮皇後、澤園姚夫人、信王趙士從(他的爵位提升了)與其夫人等等的門路。

張叔夜和幾個新進講義司的小年輕更是一個沒逃過,不但被踏破門檻,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只能在東宮那講義司的小院子裏蝸居,不敢出門,更不敢上街。

四川路內也不是一團和氣,成都府路自認是四大川路之首,又有岷江之水,蜀地之鹽,必是當仁不讓;利州路覺得自己扼守漢中險要,交通便利,能爭一爭;梓州路覺得自己獨擁嘉陵江涪江中江,水運發達,可以一試;夔州路覺得自己扼守川東,也是交通要地,必然要爭。

荊湖路雖然還是開發狀態,也不願意示弱……

一時間,朝廷內外風起雲湧,大家盤點自家能動用的財產和田地,選出家中最出色的子弟,帶著盤纏和責任,急速奔赴東京城去。

這可是未來之爭,做為商人,他們大多都有眼界,這一步慢了,不知有多少大商小戶,便要從此衰落下去了。

大爭之世,不能有一點怠慢啊!

-

趙士程很快便從一封封地收到各地標書。

書很厚,雖然不是很規矩,但大多都記載了他們能動用的良田和財產、人口,別的不說,光是這主動送來的信息摸底,就讓這次盛會物超所值了。

平時你這些世家大戶盤點申報財產,他們能把大象盤成老鼠,桑田盤成東海,就算給他們一個地球,他們也有盤成籃球的本事,哪會如此主動交代,生怕不帶他們玩。

有了這些資料,推算他們真實的財產,就要準確許多了。

先不急,等他們盤點碰頭得差不多了,求著上門,才到他出場的時候。

且看大宋百年積累的財富,能不能讓他實現第一波工業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