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五間店

春熙樓的小夥計看到路遙,立刻笑眯眯地迎上來,“小掌櫃,小的帶您上樓。”

就在隔壁喝茶,而且午休時間已經過去,下午路遙是獨自出門。

陳憐憐二人同路遙約好之後,就在春熙樓訂了雅間,隨後又叫小桃回電影院跟路遙說了這事。

春熙樓拍過廣告的那間雅間,每天都有客人排隊想坐,連左右緊挨的幾間茶室都顯得吵鬧。

陳憐憐和徐娘子商議,談事情要得安靜,訂了距離“聖地”最遠的一間茶室。不過都是在樓上,臨街開著窗,看起來與隔壁並無什麽不同。

路遙到的時候,陳憐憐和徐娘子已經在了,小桃在一旁侍茶。

陳憐憐和徐娘子看到路遙,立刻起身迎過來。

路遙快步走過去,把箱子往地上一放,“抱歉,來晚了些。”

陳憐憐搖頭,“知道你忙,這也還沒到時辰呢。”

徐娘子也跟著打趣:“我與花魁娘子是急性子,又惦記春熙樓這一口新茶,才到得早了些。”

徐娘子三十來歲,頭發挽起,用紅綢綁住,發間別了一根銀簪,一支短流蘇的珍珠步搖,穿秋香色衣裙,說話時眉眼帶笑,是個爽朗的人。

幾人一邊吃茶一邊閑聊,徐娘子的胭脂樓與電影院隔了幾條街,路遙閑逛時有路過幾次,一說就有印象。

上午相約時,路遙說也想看胭脂樓的貨品,徐娘子回去挑了賣得最好的幾樣帶過來。

她私心其實更想先看電影院的東西,但瞧路遙是真心好奇,就先拿了自家的東西出來。

胭脂樓賣得最好的一款胭脂,裝在寬肚子的白瓷小罐子裏。

路遙打開,伸指沾了一點,抹在手背上,顏色很正,鮮亮的紅色。

不過粉質有些粗,抹起來滯澀,不太好暈染。

聽徐娘子說,她家的這罐胭脂紅,是胭脂,也可用於點唇,深受客人喜愛。

隨後,路遙又一一看了描眉用的石黛,養發的桂花油、敷臉的粉膏,還有香粉。

瓶瓶罐罐擺了小半桌,路遙全都感受了一遍。

總得來說,大武朝的胭脂水粉品類比她想象中多,量大且實用。

徐娘子說,店裏大部分貨品都是她與女兒純手工制作。

每做一批貨基本需要兩到三個月,有些貨品的原料,比如桃花、桂花、梅花,只在相應季節能采到,十分考驗工夫和耐心,一次出產也不多,平時都賣不夠。

這些年,她就是靠手上這點本事令胭脂樓在梁京城內有了一席之地。

後來路遙才了解到,徐娘子的丈夫身體不好,婚後不到三年就病逝了。

婆家嫌棄她生的是女兒,而且女兒和丈夫一樣,生來帶有不足之症,眼見著養不大。

丈夫死後第二年,婆家把徐娘子連帶她的女兒趕出了家門。

徐娘子的娘家已無人,唯有家中傳女不傳男的一手做胭脂的秘方在她手裏。

當年丈夫身體不好,她整日熬藥照顧,也無心別的事,根本沒有透露過手裏還有這張底牌。

被趕出家門後,徐娘子帶著女兒靠這手藝做起了生意,一路從偏遠小城鎮來到梁京,這些年才安定下來。

徐娘子耐心等路遙試完所有胭脂香粉,觀她言語柔婉,一直在誇贊胭脂樓,但眉目平淡,眼中有欣賞,卻沒有驚奇,便知今日怕是能長見識了。

路遙俯身拎起地上的化妝箱,按開鎖扣,各式瓶子、盒子、刷子整整齊齊裝了五層。

徐娘子看到都驚了,“這些都是塗臉的?”

路遙點頭,又搖頭:“大部分是,還有幾瓶香水、少量首飾。”

陳憐憐上次也沒見路遙帶這麽多東西,因為那次路遙已經想好給他們幾人做什麽造型,提前篩選出了要用的東西。

站在陳憐憐身後的小桃也伸直了脖子,好奇地張望。

路遙把箱子推過去,“你們先看看,隨意試用,沒關系。”

徐娘子先摸到一盤六色眼影,打開呼吸都重了幾分,白色、米白、棕色、黛青、淺棕、淡金,居然有那麽多種顏色。

她下意識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翼翼伸手,學路遙之前的手法,沾一點抹到手背上。

只覺指尖順滑而細膩,輕輕一抹,皮膚上就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粉質細膩、顏色多且好看,還易暈開,那一顆淡金色抹開還有細細碎碎的光點,徐娘子驚訝得快要說不出話。

這小小一盤就比胭脂樓所有的貨品厲害了,只要有人試過,其他脂粉都不值一提了。

這還只是六色眼影,下面還有十八色、甚至二十四色的盤子。

陳憐憐注意到箱正面的蓋子上有許多格子,整整齊齊扣著許多方方圓圓的小管,她有印象,“這些都是口脂?怎麽有這麽多?”

徐娘子擡頭看去,眼中疑惑:“這些是口脂?”

路遙點頭,取來一支,是某品牌的霧面啞光口紅,很適合秋冬的一支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