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五間店

藍底帶著三道白色線條花紋的列車從海面轟隆轟隆駛進站台, 遠處是將要沉落的夕陽,倒映在海面。

車門打開,乘客拖著行李箱下來, 風塵仆仆,與等候的親朋相逢, 場面立刻喧鬧熱烈起來。

與之相反, 放映廳裏安靜無聲,觀眾目光炯炯, 有對未知的驚奇、恐懼,也有克制不住的探知欲。

這像長蟲一樣的東西就是海上列車, 不是船,卻可以浮於海上。

許多人從箱子形狀的車廂下來,觀眾想不通如何能做到這般?

樂瀚、榮升華坐在一號廳靠後排的位置,昨日電影院與玉桂齋的合作令二人心生震動, 苦思一夜, 又趕早買了第一場的票。

此時望著海列車, 二人眼中凝著光,眨也不眨, 一時分不清這究竟是存在於幻想中的事物,還是真有此物?

老車長和年輕的列車員從操作室下來, 聊天間透露出這列海列車的信息,比如用浮光動力替換了蒸汽動力, 車頭與車尾的獨特造型帶有特別寓意, 新換的車廂壁紙采用了百年前某個王室鐘愛的紋樣。

這樣的細節大多時候並不為推動情節,更多為刻畫出近乎於真實的世界服務。

而對大武朝的百姓來說, 這一小段情節包含很多謎題——何為浮光動力?何為蒸汽動力?二者有何不同?海列車由何人發明?平民百姓私用禦用之物, 就不怕被治罪?

站台是終點站, 乘客下完了,又有新的乘客上車,去往新的目的地。

鏡頭跳轉極快,一個個角色從不同的車門上去,進入不同車廂。

海列車再次啟程,轟隆轟隆從觀眾眼前掠過。

有觀眾揉眼睛,小聲嘟囔:“人好多啊,根本記不住。”

旁邊的人安慰:“慢慢看,後面就能看懂了。”

開頭出現的角色確實很多,他們的穿著、樣貌對大武朝的百姓來說不那麽容易分辨,初看確實容易臉盲。

此時比起劇情,觀眾更在意海列車,它在海上如履平地,跑得又快又穩。

與大武朝百姓認知中的馬車、貨船全然不同。

車窗外,灰藍色的厚雲層層疊疊,暮色沉重。

車廂裏,披深棕色長袍的神秘人、穿黑色西裝帶著沉重箱子的一行人、穿著華貴的婦人帶著女兒,自稱某個報社主編的斯文男人、聲稱要去台城找尋親人的少女、跛了一只腳,說話尖銳的老伯爵、準備回鄉結婚的情侶……在昏黃的燈光下喝著紅酒交談,或拿出撲克消遣,也有人依著車窗昏昏欲睡。

作為故事來說,這個開頭好似有點平淡。

夜色漸漸深濃,剛上車的新鮮感消磨掉了,大多數乘客開始休息,有人起身去洗手間。

“砰——”

一聲沉重的槍響驚醒眾人,第一個死者出現了。

這起槍擊發生在頭號車廂和第二節 車廂相連的洗手間,聽到聲音的乘客從兩頭趕到案發現場,殷紅的液體從洗手間的門縫滲出來,所有人都眉眼緊皺。

放映廳的客人騷動起來,真的是殺人案件,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就開始了。

樂瀚眯起眼睛,手指在袖口的刺繡紋路上上摩挲。

看預告片時他就很在意那道沉重的響聲,仿佛某種信號。

現在看來就是“殺人”的信號,他想知道那聲響的來源。

屏幕上,幾個男乘客合力破開洗手間,被害者是個年輕男人,面朝下倒在地上,一枚子彈正中胸口,已經氣絕。

勘察完現場,還未弄清受害者身份。

從洗手間門縫洇出的血跡也存在疑問,受害者胸口中槍,腿部朝著門口,致命傷處沒有那麽大的出血量。

血是誰的?

又是誰殺了這個男人?

大武朝的百姓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類型的影片,開始帶入情景,猜測兇手。

“會是誰呢?”

“我覺得是那個跛腳老頭,長得就像壞人,說話又兇。”

“不是沒有可能,我覺得那個報社主編也有點問題,看人的眼神總有些不舒服。”

觀眾並不了解報社主編是什麽職業,開始從個人觀感分析。

謝旭在一旁聽見,忍不住小聲插話:“這樣說,那群穿黑衣服的人和那個披袍子的神秘人不是更可疑?”

陳宇寧眼露了然之色,難怪開頭要給那麽多鏡頭,兇手肯定就在出現過的那批人當中。

陳宇寧沒忍住反駁謝旭:“那群黑衣人上車後都沒有出現,應當沒有這兩節車廂,暫且可以排除嫌疑。至於那個棕袍人,瞧著很像,但不一定就是兇手。”

謝旭皺眉:“那你覺得兇手是誰?”

陳宇寧搖頭:“如今人物關系還未披露,線索不足,無法推斷出兇手。”

這部影片比預想中更加有趣,可惜今日晉王世子沒來。

宮中有宴,晉王世子一家早早就得進宮,抽不出空。

其實能拿到帖子的人家都差不多,需早點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