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番外篇國寶夫婦

新昭有三大鎮國之寶, 幽林,集英殿,國寶夫婦。

幽林有的地帶開發了, 但不對外開放, 有的還屬於禁區, 在三殿下的建議下, 只做標記,還未探索。

集英殿則是全國最大藏書館,所有出版文字, 都收錄進了集英殿。

數百年前,蕭氏王朝結束時的那場大火燒了當時近一半的存書, 這之後的數百年, 沈元夕把三王府的書閣挪了過去, 憑借著記憶和民間搜尋, 組織人手一點點檢錄,手抄補上那些被焚毀的孤本。

新昭後期, 編修職位更名為編校。

而編修僅保留了名稱,沈編修,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稱呼, 專門用來指代沈元夕。

她是國內最權威的文史大家, 通曉古今, 精專志怪傳奇一類, 被人稱為活著的圖書館, 文化瑰寶。

至於三殿下, 則是國內格致學、術理的最強支柱。據說能聽懂他指點的人, 他們在術工格物方面的成就, 必然能青史留名。

畢竟現代格致學之父, 禦風乘風的奠基人黎中,就是他帶的學生。

這兩位還活著,並且能一直活著,是新昭最寶貴的財富。

這天是論壇講會,地點在三王府的前廳。

三王府構造也很奇特,許多來了很多次的學生,都瞧不出三王府到底有多大,他們眼中,三王府似乎就只有前廳。

沈元夕同他們講志怪中“扶風”一類,扶風就是志怪中的一種寫法,指不按套路出牌,逆著閱讀者的猜測來,且行文跳脫,文風飄忽的那種。

“怎麽區別出一本書是扶風寫法還是寫得爛……”有學生問。

沈元夕進行了解釋。

不過這種依托於她的閱讀量,要靠一種天然悟性來。

“這種問題其實很基礎,但最基礎的恰恰是最難的,不需要寫什麽論文,看就是了……我不要求你們發文章,看了,把表達欲激發出來,再去做其他的……文字是很難被人駕馭的,看久了摸到和你投緣的文字是什麽脾氣了,方能下筆……”

等講壇會結束,學生們圍著她繼續問問題,都不舍得走。

沈元夕指了指膝上的人,遺憾道:“今天不行了……改天吧。”

學生們集體低頭,看向窩在沈元夕腿上,被小毯子遮蓋嚴實的三殿下。

“還沒醒呢……”有學生小聲說道。

沈元夕笑了笑:“他最近太累了,就讓他睡吧,我不起身送你們了。”

學生們走後,三殿下默默扯下毯子。

“餓了嗎?”沈元夕問。

三殿下點了點頭。

只是從今天起,再也不會有個無恥的烏鴉,落在他們的肩頭,笑他們的膩歪了。

三殿下的耳聽隕落了。

烏耀是在昨日消失的,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耳聽了,契約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束縛,而烏耀終究只是個幽林的烏鴉,飛不動走不動時,就該說再見了。

到了晚上,兩個人通常會一起坐在書案那裏,工作到子時三刻。

這夜,三殿下轉著筆,撐著額頭還在解術,忽然擡頭看向窗外。

“怎麽了?”沈元夕問他。

“有人進來了。”

這句話震驚到了沈元夕。

三王府有三分之二是藏在陣中的,前廳暴露在外,但後院一般人是進不來的。

三殿下站起身,雙眼放光:“這麽多年了,還能有和黎中一樣資質的天才!”

他抱起沈元夕,悄無聲息站在了陣心處的高墻上,俯視著從偏門走進來的年輕女生。

這個女孩子可能只有二十出頭,或許更年輕,成功破解三王府的陣後,臉上洋溢著激動,好奇地四處打量著。

毫無疑問,她是個術理奇才。

三殿下飄去侯府,叫醒了睡夢中的女兒。

“暮朝,我府上來了位資質不錯的天才。”他說。

暮朝臉上睡意還未消,先慌張去遮身旁,撲了個空才想起,蘇郁在醫院值夜班還未歸。

暮朝搓了把臉:“我說你倆能不能不要隨便進我家裏?”

“有人才。”三殿下又強調。

“下次我們會注意的……”沈元夕說罷,又轉向三殿下,“臨朔,剛剛我就想提醒,暮朝跟我們不一樣作息,你起碼要敲個窗戶再進,萬一蘇郁也在……”

暮朝:“行了行了,我清醒了,我這就去。”

暮朝就是新昭最大的伯樂,矢志不渝的在各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發光發熱。

至於蘇郁,有了大把的壽命後,他勇做第一人,專攻心腦,立志要尋找到醫學的新道。

後來,夜闖三王府的那位天才,邁出了征服洪荒宇宙的第一步。

她七十歲那年,可能感應到自己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這位跳脫又偉大的術理學家,逃出了醫院,大白天的,又翻進了三王府。

她看見,三殿下穿著改良後的立領朝服,坐在樹蔭下,銀色的頭發在腦後紮了個揪,托著下巴,像只貓,紅色的眼睛注視著坐在對面的沈編修,專注地聽她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