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偷跑酷的錢養排球隊

徐天陽剛剛緩過來一點,視線重新聚焦至許鶴身上,還未看清楚他又幹了什麽好事,身邊就立刻傳來了觀賽者們的驚呼。

“蕪湖!”

“臥槽——”

“他倒立平翻180度,落體式過了一個箱體後直接接落地翻滾,然後又借著沒有完全卸掉的沖擊力反抓欄杆橫蕩?”

徐天陽又是眼前一黑。

場邊觀眾們的聲音已經落地了,但是許鶴竟然還沒落地。

天門山跑道邊的跟拍高速攝像頭在滑軌上拼命追趕在橫杆上抓杆後連續跳杆的身影,小小的鋼鐵身軀,充滿了心酸與窘迫。

跑酷賽道上的橫杆借由方塊狀的箱體支撐起來,支棱在賽道的兩側和箱體平台與平台之間。

賽道的設計者在全場300米的跑道開頭和結尾都設計了一長串的橫杆,為的就是能讓跑酷選手們在進行速降的時候考慮一下自身安危,保證選手們在危急時刻有杆可抓,不會失誤一下就嘰裏咕嚕直接滾下去。

大多數選手在過杆的時候都會放慢速度,盡可能的在橫杆上做出更多的“技巧性動作”,以提高自己的難度分和技術分。

但許鶴不是,他放棄了類似於懶人跳這種用手撐一下,翻過障礙物之後再落地跑兩步,接著翻下一個障礙的動作。

將滯空時間和距離拉長,真正做到了再密集的障礙減速區腳不沾地。

徐天陽一顆心提到嗓子眼,看到許鶴在高矮相鄰的兩個橫杠上玩了個“轉身360°後身體自然擺浪”後徹底屏住了呼吸。

平面轉身360°後身體自然擺浪原本是單杠的技術動作,指的是運動員在擺動身體的過程中松手,並於空中轉體360°,結束動作後仍然抓回單杠,使身體自由擺動。

但是這個技術動作如果放在階梯式下降的跑酷項目裏並不可取,而技術難度更高的高低杠項目動作,許鶴這種一天只練了一個多小時的根本做不出來。

做不出來很正常,人家高低杠運動員一天練8小時才能做出來的東西,他練一小時就能做出來的話,多少是有點侮辱華國體操運動員了。

於是在許鶴的有意精簡下,這個在單杠上的動作被他用來過跑酷的障礙橫杆了。

他在蕩起後轉體360度,直接橫跨障礙平台,抓住了下一個橫杆。

再次蕩起卸力後,又立刻松手,任由自己落地。

站在起點的兩位主持人都看傻了,網絡平台的直播間甚至都停滯了十多秒。

在腎上腺素的刺激之下,所有人忘記了思考,大家甚至沒時間去想許鶴的這個動作代表了什麽,只會在心裏默念,“抓住啊,千萬別腳滑!”

等密集的橫杆障礙路段過去,許鶴的腳時隔近20秒之後終於踩在了箱體障礙上,觀眾席和直播間的屏幕前才同時響起了巨大的松氣聲。

【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我就想知道排球國家隊教練有沒有看這段,看得時候血壓多少,心率怎麽樣。】

【我在現場,徐教練好像不知道長賽道站在上面沒有站在中間看得清楚,他和傅應飛站在跑道的最上面,我感覺他得靠傅應飛扶著才能站穩。】

【太刺激了吧?他到底怎麽想的?怎麽會借用密集的橫杆設計出這樣一套動作來?】

【我願稱之為腳不沾地套組,有這套動作在,後面的技術動作再怎麽平庸,只要不直接滾下去,他今天都穩冠軍了。】

【你覺得他是來拿冠軍的嗎?我看了這一段感覺他根本不是沖著冠軍來的,他是來刷世界紀錄的。】

【不知道許鶴會怎麽過接下來的坡度連續箱體。】

【在過了,我願稱之為,空翻與三角跳達人。】

在天門山的賽道中,有一段凹字形設計的障礙路段。

這個路段雖然整體呈下行趨勢,但是箱體是由高矮高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其中高的箱體設立有三米,矮的相對於高的來說,是個僅有半米的小形平台。

由於高箱體平台與高箱體平台之間的距離僅有2米左右,所以大部分選手都不會浪費體力下降到凹字形的正中央去。

畢竟跳下去是很容易,再想上來就難了。

但許鶴卻反其道行之。

他在跳到凹字形障礙的正中央後,助跑兩步,蹬地上墻。

由於三米的墻體略有些高,且障礙與障礙之間的距離較短,助跑長度不夠,所以他並不能立刻扒到“墻頭”。

正當所有人以為他會上墻失敗時,許鶴蹬墻轉身,從凹的右邊一個凸起的中段墻壁,反身踩上了左邊那個凸起的中段墻壁。

這段類似於左腳踩右腳,交互蹬墻上升的動作,在跑酷運動中的學名叫做三角跳。

徐天陽盯著大屏幕看了一會兒,緩緩呼出一口氣,“這個動作就很安全嘛。”

傅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