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高考

考場外,家長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論自家孩子。

余芝蓉掩著嘴拽了下許雲偉的衣服,等人微微彎腰的時候湊到他耳邊,“她們怎麽都穿旗袍?”

許雲偉沉默半晌,也湊到妻子耳邊說,“我也想知道爸爸們為什麽要穿馬褂。”

兩人面面相覷,深覺自己與周圍家長格格不入。

那些媽媽們似乎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了如指掌,連他們上一次模擬考試考了多少分都能精準地說出來,並且準確說出丟分位置。

余芝蓉努力想了想許鶴的模考成績,最終從記憶裏搜尋出四個大字:年級前十。

她嘆了口氣,“我們這父母當得實在有點不太成功。”

許雲偉點頭,“確實,許明誠初中的時候壓力也大,因為我們把期望都附加在他身上,忽略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總是要求他考出好成績,所以明誠當時有了點自我封閉的傾向,好在我們及時改正了教育方法。”

“後來事業忙起來了,我們又忽視了小兒子,只給孩子打錢買東西,以為這樣就能彌補,但是對於小孩來說沒有什麽比得上父母的陪伴。”

許雲偉說著,攬住余芝蓉的肩膀搓了搓,“我們以後盡力對他們好就行了,別太自責。”

兩位企業創始人都是閑不下來的類型,筆試是綜合性考試,要持續三個小時,筆試和面試一起,只是幹站在考場門口的話實在煎熬。

於是兩人便在北大周邊逛了一圈,發現北大附近竟然沒有一所面向學生的連鎖超市時,“起業家”的DNA便動了起來。

許雲偉掏出手機開始計算各項成本,以及在周邊一公裏之內,甚至500米之內開一家連鎖的可能性。

余芝蓉劃拉著手機裏儲存的商品品類,“我們可以在學校附近的便利店門口引進一個訂閱期刊類雜志的項目,去做全華國第一家可以訂閱《經濟學家》和《紐約時報》等外刊雜志的便利店。”

“確實可以這樣,現在考研英語的閱讀基本都來自這兩個外刊。”許雲偉頓了頓,沉吟幾秒才道,“但是高中附近得換刊,我記得明誠當年復習的都是經濟學人、科學美國人、國家地理和時代周刊之類的。”

余芝蓉:“嗯,可以因地制宜。”

兩人花一小時在附近逛了一圈,然後拿出平板靠在商務車外面爭執到底是選在1公裏以內好還是500米以內好。

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時都沒什麽反應。

於是許鶴考完筆試走出北大校門後在送考父母身後的犄角旮旯裏找到了自己正在“吵架”的爹媽。

余芝蓉:“500米!多出一點租金,大學生很懶的,你那時候連宿舍樓都不想下來!以己度人,你都這樣了,現在的學生他會走1000米去買外刊報紙嗎?”

許雲偉小聲道:“可是這是北大誒,應該比我勤快點吧?”

余芝蓉翻了個白眼,“要不是你摳門,我都想直接沖進去談一談看看能不能開學校裏。”

許鶴:……

“咳咳!”

他重重咳嗽兩聲,“我考完了。”

余芝蓉和許雲偉這才從工作狀態中脫離,紛紛收起“工作道具”,當場變臉,笑著迎向許鶴,隨口問:“怎麽樣?”

“還可以吧。”許鶴抓了抓腦袋,“就是感覺面試官提的問題好像挺新的,而且每個人應該不一樣。”

“他居然問我:你認為目前國內運動項目資源分配不均勻、有的項目資源過剩,有的項目資源匱乏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余芝蓉&許雲偉:好難!

余芝蓉輕咳一聲,決定不去問許鶴是怎麽回答的,萬一小兒子沒回答出來,她這樣問豈不是讓他本就難過的心情雪上加霜。

她思忖一番後問:“傅應飛呢?”

許鶴一愣,“在後面啊。”

他說著回頭,發現身後跟著的傅應飛不知道什麽時候被不遠處的記者抓住了,正在接受采訪。

許鶴:……

這個記者是有多想不開才會選傅應飛做采訪對象啊?

他指了指不遠處鶴立雞群的人,“那兒呢,我們就別過去了,免得也被抓去采訪,這兒也能聽見一點聲音。”

說著,記者熱情洋溢的聲音傳來,“同學您好,你覺得這次地考試難度怎麽樣?”

傅應飛板著臉,“挺難的。”

記者:?

一般人就算考得不好也會看在攝像機的份兒上說句‘還好’吧?

她戰術幹笑一聲,“那麽你覺得自己考得怎麽樣呢?”

這回總該說還好了吧?

傅應飛:“不怎麽樣。”

記者:……

真要命,早知道不抓這個最高的了,帥有什麽用,他不會說話!

可他們是直播,現在想換人也來不及了。

“額……”記者小姐姐拿起自己的小手卡,對著稿子念,“具體是哪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