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4【二更】

正月十五, 上元節,夜間。

藍蠍子已提前告辭了,她的姘頭青魔手伊哭已在約定的地方等著她一起看燈會。

溫玉忍不住想到了青魔手的那副臉色發青、眼中鬼火燃燒的尊容, 那副尊容, 站起來走路和個活僵屍實在是差不了多少,想來今夜燈會時會有不少人受到驚嚇。

大家夥正在吃元宵。

今天的元宵不是從街上買來的,是宋甜兒姑娘親自搖的。

她是南方人,不僅按照北方的方法來搖了元宵, 還按照南方的法子包了湯圓——這湯圓是黑芝麻餡的, 妙的是在裏頭加了豬油。

加上一點豬油的餡料並不會膩,咬一口, 口齒留香、黑芝麻的濃郁甜香久久不散。

湯圓包好之後不煮,下鍋炸,滋滋的油響起來,湯圓浮在油面之上,糯白糯白的皮逐漸變成金黃色。

炸湯圓瞧著並沒有什麽技術水平, 然則許多人一炸,就很容易讓湯圓“開花”, 十分不美觀, 宋甜兒廚藝一流,炸出的湯圓個個都是金黃飽滿,全然沒有一個破皮的。

炸、煮, 兩種不同的風格,現代人吃湯圓多為煮,出現在電視上的宣傳廣告也多是煮湯圓, 然則在這個時代,炸湯圓卻是更主流的。

炸過的湯圓的口感卻有些奇特, 炸過的糯米皮有一種獨特的韌感,有一種格外奇妙的膠質感、很是粘牙,一口下去,滾燙的餡料流出,口感與味道都很令人上頭,饒是不愛吃甜食的鐵血直男一點紅,也多吃了幾個。

更沒常識的荊無命被燙了一下。

他這個人,別人削他一條胳膊,他的面色都能絲毫不變,被元宵燙到而已……他的面色一點變化都沒有,強忍著滾燙的餡料咽下去,溫玉小姐戳戳他的腰側,遞給他一杯冰涼的果子飲。

荊無命瞧了她一眼,沒什麽情緒地說:“……我沒事。”

溫玉:“……我感覺你的嗓子更啞了。”

荊無命:“…………”

荊無命伸手接過了她手中的杯子,慢慢地把那杯果子飲喝凈了。

其實,饒是溫玉小姐的觀察力再高,也沒法子從這死人臉上看出些什麽來的,她不過是從一開始,就多注意了他幾分。

荊無命平日素來不重口腹之欲,吃什麽都無可無不可的,前次閑聊,他又透露了以前在金錢幫,上官金虹也不帶他過上元節的事情,溫玉那時就斷定,這人說不定沒吃過元宵!

瞧他一整個吞下再咬,就知道肯定被燙到,溫玉小姐忍不住在心裏嘆氣,遞過了早就準備好的冰涼果子飲。

還在心裏大罵上官金虹。

這可是你最倚重的左右手啊!你這孫子到底在幹嘛啊,以為真的是自己養的一條狗,只給吃剩骨頭麽!

……算了,不罵了,其實也多虧了上官金虹那全然沒有的良心,否則荊無命愈發對他死心塌地,鐵了心要同她作對,那他估計現在已沒有命了,又焉能坐在這裏吃元宵呢?

元宵還有白糖芝麻餡、玫瑰餡和山楂餡的。

但總的來說,是豬油黑芝麻炸湯圓最受歡迎,一點兒都沒剩下。

吃飽喝足,也就該上街看燈去了。

自正月初一以後,本地的街上,各路茶坊酒肆門前,都掛起了各異的彩燈,一到了夜間,整條街如皎皎銀河水一般,錦繡輝煌,甚是光彩。

正月十九收燈之前,京城的街道多是如此。

然而,燈會最盛大的那一日,卻一定是上元節當日了。

上元節當日比正月初一還要盛大熱鬧,這實際上是有歷史淵源的。

說來也是令人唏噓,出嫁女子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裏頭不能回娘家——這重男輕女之陋習,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也仍然在許多地方根深蒂固,溫玉曾有個朋友,結婚的早,家中有弟弟,新年伊始回家一趟,生生被“一家三口”趕出家門,說是會帶來晦氣。

……唯有正月十五,出嫁女才被允許回家小住團圓,故而雖說這新年乃是闔家團圓之時,然則上元節才能達到真正的闔家團圓,這樣的美滿日子,自然有文娛需要。

另,宗教因素也極其重要,上元節各佛寺都放河燈,相國寺今夜通宵達旦著開,也是遊人們重要的遊覽之地,說來這相國寺內每月都開放幾次大集市,時常遊人如織,香火鼎盛,與溫玉小姐以前所設想的青燈古佛著實不同。

如此這般,在整個正月裏,唯有這上元佳節最是熱鬧,吃過熱騰騰的元宵後,眾人收拾收拾,便打算出發了。

葉孤城仍是一身牙白衣衫,頭戴玉冠、腰系玉帶,神情淡漠,只腰間一柄漆黑的寒鐵寶劍,無任何裝飾,天生一股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寒氣。

他的手修長而有力,緊緊地握住了溫玉的手,溫玉比他矮很多,一身紅衣,頭梳望仙髻,上掛著偏鳳釵,耳朵上掛著明玉珰,所謂人靠衣裝,她這樣一打扮起來,珠光寶氣、甚是明艷,這二人往一起一站,真乃是一對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