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永綬敢跟大阿哥胤禔叫板, 無非就是因為太子胤礽一般都不會幫胤禔,甚至對他們為難胤禔喜聞樂見。

可此時太子忽然站出來幫胤禔說話,永綬都愣住了, 一時沒琢磨出是什麽意思?

雖然胤礽近來和他們一起進學,但他始終是太子,太子跟大家是君臣有別的, 他比老師、比這裏所有人都要高貴。

誰知他兩個弟弟還沒搞清楚狀況, 滿都護也跑了過來, 直接就問:“太子哥哥你什麽意思啊?”

太子胤礽:“意思就是你們倆不會教弟弟,大阿哥才想幫你們教了, 有什麽問題?”

兩個小的還想吵架,永綬連忙將人按住了,“太子殿下恕罪, 是我沒教好弟弟,我替海善向三爺和四爺賠罪了!”

說著,他朝兩位小阿哥的方向行禮,維持著打千的姿態躬身,沒有站直, 意在等他們原諒了才起身。

兩個弟弟看他這樣, 雖然憋悶氣憤, 也只能跟著行禮, 跟著等人家發話才能站直。

胤祉默默地想,能屈能伸,這個永綬是個人才啊。

胤礽轉頭看向胤祉和胤禛, 揚著下巴對他們笑, 似乎在說, 恕不恕罪你倆自己看著辦吧。

那意氣飛揚的貴氣, 讓胤祉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地位的參差。

胤祉點點頭。

胤禛便小大人一樣道:“堂兄們言重了,都是自家兄弟,談什麽恕不恕罪,此事就此作罷吧。”

永綬:“多謝兩位爺寬宏大量。”

此事似乎就此揭過,又似乎沒有。

接下來幾日,尚書房裏如何胤祉不知,但每日騎射課,胤祉和胤禛接收到的輕視和嘲笑目光並沒有減少。

只是海善和滿都護學聰明了,沒有外放地表現出來罷了。

而胤禔也在跟那三兄弟的騎射布庫比試中,屢有摩擦,整日裏生氣。

或許是這不同尋常的氣氛,連諳達們都十分頭疼,最後還是稟報給了康熙。

某日,康熙便悄悄來了箭亭這裏,看了一會兒大家的騎射課。

他例行考校了大家騎射的功課後,把太子、大阿哥和那三兄弟都叫去了勤政殿。

康熙早年的孩子多有夭折,連兄長裕親王福全也是如此。福全更慘,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兒子養住了的。

倒是弟弟恭親王常寧,連生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保住了,大女兒(如今的大公主)被抱進宮裏給康熙當養女後,他的胤禔和胤礽就都保住了。

所以康熙對恭親王家的這幾個康健的孩子,也是格外疼愛的,總覺得他們是有福氣的,給他的皇子伴讀,是帶著福氣來的伴讀的。

所以他當然是最不願意看到,他們之間鬧矛盾的人了。

此時將人喊來,他不覺得太子胤礽會攪和進去,所以是讓胤礽來講講這幾日的事情的。

胤礽:“回稟汗阿瑪,此等小事,何需汗阿瑪掛心?不過是海善嘲笑三弟和四弟武藝不行,小童間打打鬧鬧的,就是常有的事,轉頭就忘了。”

永綬:“……”

滿都護:“……”

海善:“……?”

原本擔心太子又告自己黑狀的胤禔:“……?”

康熙聽到‘常有的事’四個字,眉心便不自覺地蹙了起來。

他也不問其他人,而是點了虛歲七歲,實際剛六歲的海善問:“三阿哥和四阿哥的武藝當真那麽差麽?”

他的語氣是滿滿的疑惑,又像是話家常,海善沒有心機,當即抱怨道:“皇上伯伯,真的很差啊,這都多少天了,拉不開一力半的弓,還不讓人說了?大阿哥以前也笑我力氣小來著!”

永綬扯他已經來不及了。

只能快速跪下道:“回稟皇上伯伯,兩位小阿哥年紀尚小,假以時日,定是能成的。是海善不懂事,才會拿他們跟自己比,殊不知自己比他們大了不少。”

海善還想說什麽,讓永綬悄悄瞪了一眼,只好跪下認了錯。

康熙點點頭道,“年紀不同,力氣自然不一樣大,怎能憑借年長優勢笑話年幼者?海善不對,胤禔也不對,各罰抄《禮記·大學篇》十遍。”

《禮記·大學篇》中有雲: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康熙這是希望他們還是將對方都當成自家人,團結友愛,所以各打五十大板。

他自認沒有偏向誰,然,永綬幾人覺得,康熙是偏向自己兒子的,這話明明在責備海善。

大阿哥胤禔則認為,汗阿瑪偏向別人家孩子,不然怎麽拿過去的事情罰他?

他心裏不服氣,怎麽可能如《禮記》大學篇中所雲,‘宜兄宜弟’?

太子胤礽抿抿唇,對這個結果也不滿意。

他難得一次不是告胤禔黑狀,居然失敗了?

康熙以為自己解決了矛盾,之後堂兄弟間相親相愛、相互扶持。殊不知這些孩子早就大了,有主意得很,哪是他幾句話能勸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