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種菜

這是王秀蓮一家人搬到安城糧食基地的第七個月。作為梁家村在地震裏受災最嚴重的幾戶人家之一,他們幸運的得到了入駐糧食基地的名額。

她家裏有五口人,來到這裏以後,就被安排進了一套兩居室,說是兩居室,其實每個房間的面積都不大,加在一起不過四十多平方,因為屋裏沒有廚房,倒是節省了一部分空間。

整個宿舍樓的人口過密,消防其實是不合格的,所以在糧食基地是不能自己做飯的,所有人都要到基地的食堂吃飯。

王秀蓮一家人來了以後,兒子被分配到地裏秋收,秋收以後又被留下來建造大棚、種植糧食,倒是一直都有活做。不過他一個人工作並不能賺到足夠全家人吃飯的工分。基地裏常有零工發布,兒媳婦和他們老兩口每天都要輪流去發零活的大廳搶活做。那裏都是些幹不長的工作,和水泥、收拾建築垃圾、搬運物資,能搶到活做,他們的生活壓力就沒那麽大。

如果不能每天都接到零活,那就只能少吃幾次食堂,每天吃點自己從村裏帶過來的食物。他們帶的東西可不算少,一麻袋的土豆,好幾個十多斤的大南瓜,還有大半袋米。

不能自己做飯,但可以花很少的工分讓食堂幫忙做。不過也做不了多麽精細的吃法,一般都是蒸。聽基地裏有文化的人說,他們這是用基地熱水房引來的蒸汽做飯,節約能源,所以食物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蒸。

兒子掙的公分不夠全家吃飯的時候,王秀蓮就把家裏的食物送到食堂,蒸土豆、蒸南瓜、蒸米飯,老三樣吃得都膩了。

食堂裏出售的食物也沒見得多好吃,為了不浪費糧食所以磨的很粗的玉米餅子、各種做法的土豆餅、還有摻了很少白面的雜糧饅頭,這些占據了食堂主食的大部分。蔬菜種類也不多,聽說都是蔬菜基地那邊種的高產作物,絲瓜、茄子、白菜、蘿蔔,油水也不夠多,王秀蓮一家來了糧食基地,吃的沒還沒有在家的時候好。

可是她依然是高興的,來了這裏不用擔心柴不夠燒,不用爬幾個小時的山去砍樹,再千辛萬苦的拖回來。他們還用上了電燈,雖然晚上八點鐘就熄燈,可也不像在農村時候天一黑就必須躺在炕上,睡不著也得幹瞪著眼睛。尤其是他們來的時候趕上沙塵暴,基地裏發了口罩和護目鏡,熬了清肺的湯給他們喝,更讓王秀蓮覺得這種有人管的滋味真好。

可是冬去春來,沒有等到萬物萌發,春暖花開,卻等來了天邊可怕的雲彩,緊接著就是更加駭人的酸雨。盡管基地反復廣播,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基地準備給大家發放雨衣和口罩,希望所有人不要驚慌,共同努力度過災害。可王秀蓮忍不住擔心,這不會對他們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生活造成什麽影響吧?

擔驚受怕了好幾天,壞消息還是來了。糧食基地剛播下的作物種子在酸雨中全部失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當時糧食基地之所以選在這個山坳坳裏,就是因為這裏的村子人都跑光了,但還有大片的土地。糧食基地建成以後,圈起了大片的試驗田。去年建起了十幾個大棚,但是還有大片裸露的田地。

人們念叨著土地酸化、空氣汙染,王秀蓮就知道,日子要不好過起來了。果然,幾個工廠都傳來了裁員的消息,理由是工廠能源不夠。曾經是王秀蓮在梁家村時候的鄰居,現在也是宿舍樓裏鄰居的老趙一家,他們在罐頭廠工作的兒子趙波就灰頭土臉的回了家。現在一家人都每天守在基地大廳裏搶零活。

王秀蓮的兒子在農業部門下屬工作,叫什麽初級農業技術員,其實只是聽起來好聽,幹的活和在梁家村差不多,就是種地。他雖然沒徹底下崗,但是人家說酸雨期間停工,讓他回家等重新開工的消息。

不幹活就沒有工分,沒工分就吃不了飯,這不還是和下崗差不多?

王秀蓮的兒子梁大志也加入了搶零活的隊伍。他面前的辦公室大門打開,走出了個拿著單子的工作人員。梁大志一躍而起,正準備擠到這個工作人員面前,誰知旁邊的人比他動作還要快,把工作人員團團圍住,他已經擠不到最裏面了。

“給建築物加裝防酸塗層,招二十個人,工期一個星期,有安全防護措施,但是恐高的不要!”工作人員吆喝著,“別擠,別擠!想做的到這裏報名。”

梁大志奮力地向前擠,面前的幾個大漢身軀不動如山,像一堵墻一樣堵死了他向前的步伐,梁大志只能轉向側邊,浪費了太多時間,等他好不容易擠到工作人員面前時,她已經在單子上畫下了最後一筆,把筆扣上。

又沒搶到活。

要是一直這樣下去,家裏剩的那點存糧就快被折騰沒了。將來可怎麽辦,全家人一起挨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