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計劃(第4/7頁)

楊姐是他們家的保姆阿姨,易君身體不算太好,兩個人也因此沒要孩子。家裏請了一個保姆,做的一手清淡的好菜。楊姐在他們家幹了四年多了,和他們關系都很融洽。

“現在走?”黃一峰很不理解,“她那麽一大家子人擠在那個小筒子樓裏,平時都沒有楊姐睡覺的地方,她現在回去了,難道還能比待在咱們家裏更舒服?”

楊姐出來打工,一個月只回一次家,不是黃一峰家不給她放假,而是楊姐的老公、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個四十平的小房子裏,楊姐就算回家了也只能打地鋪。不過她每個月的工資不少,她幾乎紋絲不動的存起來,想給家裏換一個大點的房子。

“昨晚出了那麽大的事,她肯定也想回家看看。”易君低聲道,“外面凍死了不少人呢。”

黃一峰琢磨了一會:“我打聽打聽有沒有運物資的車捎她一段路吧,肯定是送不到家門口,現在只有幾個關鍵路段能通車,清理出來的路還是單向的,全市都交通管制了,不讓隨便上路,怕堵在一起。”

天氣太冷,雪根本就不化。最開始清理道路的時候還用的是除雪機那種把積雪完全掃除,露出地面的辦法。但是很快就發現行不通,積雪太厚在兩邊堆起了高墻,除雪機把雪拋出去又會彈回來。人工清雪遇到了一樣的問題,兩邊的雪比人還高,像挖地道一樣,根本就拋不出去,除非把雪一擔擔地挑出去,可那樣就太慢了。像撒鹽這種方法更是沒有效果,應付起這樣厚的積雪杯水車薪。

最後選用了一種方法,就是用鏟車把雪砸實,看到城市主幹道上有一條雪比旁邊的矮上一米,上面撒著黑色的煤渣,那就是通出來的雪路了。

黃一峰在客廳裏踱著步子:“得想辦法多弄點物資來,不管是食物還是燃料,我看到有人在訂滑雪場裏的雪地摩托,前面是雪板後面是履帶,適合現在的路。”現在的氣溫,汽車的發動機總是熄火,而且不夠防滑,不如專門在雪場裏使用的雪地摩托抓地牢固,能爬坡。

易君問道:“這種雪地摩托要多少錢?”

“五根金條。”

————

梁銜月睡了三個小時就醒了,她又定了一個兩個半小時以後會響的鬧鐘,把自己的手機放在了甄敏枕頭邊。她摸了摸老媽的額頭,好在沒有發燒。甄敏睡得很熟,對女兒的動作一無所知。

六個小時一到,甄敏就會回到現實世界,兩邊的溫差太大,尤其是海島回現實,必須得做好準備才醒,萬一甄敏那個時候還沒醒可就壞了。

梁銜月起床以後,就按照睡前想好的計劃騎著電動車朝海邊去了,她要先去挖點沙子。

現在並不是退潮的時間,經過這幾天的總結和發現,海島裏的潮水漲潮退潮的時間相當固定,不像現實世界那樣十五天輪回一次,雖然這非常不科學,但海島空間的存在已經夠不科學了。現在這樣反倒方便記憶,不需要梁銜月每天推算。

梁銜月今天也沒打算趕海,她在沙灘上看見幾個小海螺也沒去撿。今天大家都太累了,昨天又一晚沒睡,準備吃點簡單的,就不去費力處理海鮮了。

看到背包裏已經有了沙子*20,梁銜月就打算回去。沙子*1熔煉以後會變成玻璃*1,玻璃和木棍在工作台上經過組合可以制成不同規格的窗戶,梁銜月可以直接操縱著窗戶安裝在墻上。

梁銜月騎著電動車很快就來到了自家院子門前,卻沒有停下來,她還要去湖邊打點水。

家裏停水了,雞鴨的飲水和平時生活用水都要用湖裏的水,梁銜月帶了好幾個大塑料桶,打滿水一次能用好幾天。

在梁銜月利用大喇叭驅趕走霸占森林的猴群以後,她還發現了一個意外之喜。因為鞭炮聲毫無征兆且震耳欲聾,不只是猴群被震懾,連在梁銜月家院子附近和湖邊的野獸都少了很多。

梁銜月順利的把電動車開到了一處沒有野獸的湖邊,拿出一個一米多高的大水桶,用正常型號的普通水桶打水往裏面倒。

當時海島別墅選址的時候就考慮到要用淡水,所以才選擇了現在的位置。但是那時候湖邊的野獸十分密集,又考慮到要靠近森林,所以在森林和湖泊之間選了個居中的位置。現在倒是發現他們之前買的水管不夠長,沒有辦法把水引到別墅裏。

梁銜月決定暫時先這樣將就著人力打水,反正她除了打水的時候麻煩點,來回運送都不費什麽力氣。等空出時間來就挖出一條水渠,用石板在沿路鋪滿,引到別墅附近,再順著這條水渠挖一個小魚塘出來,既可以養養魚蝦,也能讓家裏的幾只鴨子戲水。

放在現實世界裏,這樣的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不過梁銜月想了下,也就是挖石頭做石板比較費時間,其他的工作一兩天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