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第3/4頁)

芽芽的情況轉向危急,被康熙安排到敦親王府的幾個太醫使出渾身解數拼命救治,終於將芽芽“從生死線上撈了回來”,但芽芽的情況還是不容樂觀,昏睡不醒並且情況開始有愈見不好的傾向。

安兒與潔芳日日守在芽芽身邊,往前常日帶著笑的人,如今頹廢狼狽,面色又不好看,走在路上大約能嚇哭人家小孩。

素日與他親密的幾個兄弟見了,心裏都不大好受,但知道安兒看重長女,又無從勸起,只能稍微寬慰他幾句,說芽芽定會無事,以期能夠讓安兒心安罷了。

如此堅持了三四日,事情出現了轉機。

十三阿哥將近日來到京中的,一位據說頗擅斷相、推演洛數以及醫術,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的坤道引薦給了安兒。

此人身著蒼青道袍,木簪束發,臂挽拂塵,生得五官規整但並不起眼,一眼看著便是一副端正嚴肅的模樣,身上並不見世人想象中得道高人應有的那種“仙氣”,但就是莫名地令人信服。

她登敦親王府那日是個大晴天,聽人通稟:“十三爺引薦的那位守靜道長來了。”時,安兒表面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看在弟弟面上才勉強接見的頹廢,心中卻不禁長長舒了口氣,如有一塊重石終於落地了一般。

他日思夜盼抓心撓肝地等著這位仙姑,她老人家若再不登門,他可真是要怕了。

——芽芽最近的情況太過嚇人,每天守著的太醫都恨不得時時刻刻含著保心丸,何況他與潔芳這對生身父母。

雖然知道孩子的症狀都是假的,可萬一呢?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這一個萬一。

安兒從前自有一腔膽氣,支撐他走南闖北,支撐他放棄文武業改道鉆研農事,但那並不代表,他在自己女兒的性命之事上也會有那種膽氣。

守靜的任務很簡單,“雲遊”入京、展示本領吸引到王公貴族的注意——最終的目標當然是惦記兄弟和大侄女的十三爺、然後登門為芽芽醫治。

在醫治的同時,打醮畫符,手法怎麽玄乎怎麽來——給芽芽“治病”的主要手段,當然是敏若早就擬方子配好的大藥丸子。

同時,她要在醫治的過程中對安兒提出,“大格格命多坎坷,此乃重劫,如能過此劫,萬幸有福,受天地神靈庇佑而渡,只是本既應終於此,若保萬全,最好皈依道門,有天尊庇佑,日後清靜修行,或可平安度過此生。”

套話隨她怎麽說,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最終目的是要成功拉芽芽出家。

而為芽芽每況愈下的情況憂心不已的安兒碰到這顆救命稻草,哪怕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也應立刻答應下。

從頭到尾邏輯通順,就連守靜入京都是受舊友之邀入京為友人醫治的,順理成章,沒有半點突兀之處。

哪怕康熙遺憾不能將芽芽許配給弘恪,結成一樁美事,但此事攸關芽芽性命,安兒這段日子為女兒的生死大事四處求神拜佛,眼見都要絕望,如今忽然見到點希望,——雖然看起來也並不怎麽靠譜,但到底是抹光啊!絕望之際,安兒一口答應下守靜的條件,站在為人父的角度上,並沒有應該被批判的地方。

而且,誰能跟一個為了女兒性命著急,眼見精神都要不正常的阿瑪爭論他不應答應讓女兒出家呢?

何況本來芽芽這段日子生死不明,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位敦親王與福晉如寶如珠的大格格只怕是要留不住了。

這個大多數人裏,也包括康熙。

康熙心中做了準備,眼下已並不十分執著於這門婚事。

安兒的瘋,沒有一天是白發的。

宮外,安兒拉住這根救命稻草咬牙答應了,然後守靜便開始治療芽芽。

康熙聽到消息時,也只是怔了一瞬,旋即搖頭嘆道:“他家老大若真不好,只怕老十也要瘋魔了。罷了,罷了。告訴那道人,若能醫好大格格,朕賜她百金,若醫不好……誆騙當朝親王,這罪名可不小。”

他心裏感慨安兒如今行事已沒了章法,宮人出去了,他坐在殿中,忽然想起年輕時,接連沒的幾個兒女,和廢太子年少時出痘的事。

默了半晌,他也看不進折子了,幹脆起身。

趙昌忙道:“皇上,是去……”

“去永壽宮,瞧瞧貴妃。”康熙嘆道。

趙昌心裏一定,出去揚聲傳道:“擺駕永壽宮——”

永壽宮裏,敏若披著鬥篷坐在後院葡萄架下,此刻葡萄架上還是光禿禿的,只一些盆栽上稍微有些綠意,敏若懷裏抱著踏雪正在出神,比起上次見面,今日的敏若似乎又憔悴不少。

康熙免了人通傳,進來見敏若帶著如此病容魂不守舍地坐在庭院中,心中又不禁感慨酸澀。

他嘆道:“天有命數,安兒已為了孩子的事著急擔憂,瑞初也放心不下,接連來信問詢情況。他們兄妹若知道你也為此擔憂,消瘦憔悴,豈不也要為你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