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5頁)

先說蓁蓁和霍騰不算近親,二人結合不怕後代有畸形和先天疾病。

再說人品,站在蓁蓁家長輩的角度上看,霍騰也絕對是沒得說的。塔爾瑪心疼兒子卻不是一味溺愛之人,這些年也沒往霍騰房裏塞過人。經過前日一遭,他也算是嶄露頭角,有康熙青睞,自己有本事傍身,還有家族依仗,日後前程自不必說。

最主要的是嫁給他便能夠長留京中,不必遠去蒙古。

這在大清歷朝歷代絕對都是公主們理想的額駙人選,可如今差就差在公主二字上!

想起蓁蓁立志要在蒙古叱咤風雲,敏若心中一陣無奈:太後舍不得蓁蓁遠嫁,康熙不願為此違背太後,便在京中高門給蓁蓁挑起了額駙人選。

後宮嬪妃們從不認為撫蒙是什麽好事,見女兒有留在京裏的門,德妃更是一力攛掇太後和康熙,若非她烏雅家實在不夠顯貴、也沒有足夠能幹的青年子弟,恐怕她已經把未婚適齡的侄兒們都梳理一遍,給蓁蓁大搞“選妃”了。

在蓁蓁的婚姻大事上,當事人反而成為了沒有選擇權的那個。

她只能順從祖母與皇父的安排。

歷史上康熙將她嫁給了佟家,婚後尊榮顯貴自不必說,只是似乎也並未長壽,親兄登基後加封她為固倫公主,卻也只是死後的哀榮罷了。

敏若心內無奈,思忖著,緩聲道:“蓁蓁的婚事,還是要先叫太後知道的。太後她老人家最關心的就是蓁蓁的終身大事了,如今有了想法打算,總得與太後商量商量,叫太後相看相看人選不是?”

康熙輕笑一聲,“你怎知這額駙不是太後看中的?”

敏若聽了先是一愣,瞬間反應過來,額頭險些掛下條條黑線。

康熙這東西,是真嫌她和瑞初在宮裏過得太好啊。

前腳太後與康熙說霍騰這小子好,給蓁蓁做額駙合適。後腳康熙來她這,若她應了,出去這門婚事落在瑞初身上了,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旁人如何議論且不說(她也不在意),德妃會有芥蒂她也不在意。

可太後作為長輩,天然擁有優勢,若對她和瑞初生出芥蒂,為難她倒是難,可做祖母的為難瑞初,隨意找個由頭,瑞初總不能學她大搞滑手技能吧?

再說……若為了一門婚事,就叫蓁蓁傷心,叫姐妹失和,那才是大不值當。

這些雖然都只是假設,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敏若還是悄悄白了康熙一眼。

康熙當然不會在意那些事,他覺著這門婚事好,配得起瑞初、對瑞初有好處,便理所當然地打算將霍騰安排給瑞初,太後不會與他頂著幹,明面上當然也不會對此表露不滿,一切都好說。

這家夥。

康熙不知道敏若是如何腹誹,又是如何悄悄白他,自顧呷了口茶,道:“自那日之事傳開了,太後便打聽到霍騰,對他的人品才幹很是喜歡,出身又不俗,鈕祜祿氏的門楣也不算辱沒了蓁蓁,這樁婚事太後也應的,你只管往回去信便是了。”

敏若輕聲應是。

康熙既然說到這個份上,這件事便只差一道明旨,轉圜的余地不大了。

送走了康熙,敏若在榻上定坐了一會。蘭杜走進來,輕手輕腳地給爐子上的壺裏換了茶葉,然後道:“帳子內外都把得嚴密,梁九功也是可靠之人,今日的話絕不會往外透出半分去。”

敏若點點頭。

她雖不怕太後,但有些麻煩還是能避則避。

康熙在明確知道太後打算時還準備將霍騰賜婚給瑞初這件事,決不能傳出半分去。

“瑞初呢?”敏若回了神,問道。

蘭杜道:“想是陪斐鈺格格在公爺那呢。娘娘您要去看公爺嗎?”

“罷了,回頭再去,你將瑞初喊回來吧。”想起法喀那個一身傷的破身子,敏若捏了捏眉心。他用勁力強行震出一口血,震傷了心脈和從前就受過傷的肺脈。

心肺相依,這二者傷到一個就夠人頭疼的了,二者一同傷了更令看病的人鬧心。心脈的傷不重也就罷了,法喀那破肺日後可有得讓人頭疼了。

若不好生調理,那病根恐怕能跟他到七老八十……或者有沒有七老八十都不好說了。

太醫對康熙自然知無不言,而且為了保全自身、隱隱捧一下自己的能耐,恐怕還會故意將法喀的傷勢說得更嚴重些。

這正合了法喀的心,但康熙這段日子,恐怕也正是在為此事發愁。

從前縱橫沙場恣意張揚、功勛赫赫的將軍落得一身傷病,恐怕從此藥不離口,多虐啊。

敏若都能想象到太醫說的時候縮著脖子是何等的小心試探,再一想竇春庭板著張一看就是正經人的臉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敏若嘖嘖搖頭,一邊提筆回憶琢磨方子,藥材是怎麽苦怎麽往裏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