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兩個小阿哥剛搬到阿哥所,安兒打算請哥哥嫂嫂們晚上一起吃一頓——此時嫂嫂特指大福晉,畢竟現在康熙的兒子們除了老大之外各個都是單身狗。

三阿哥年歲尚小,榮妃尚沒給他安排服侍的人。

太子倒是到了年歲,不過康熙去歲忙於為太皇太後侍疾、今年沉溺於喪祖母的悲慟當中,自然無心為兒子安排這種事。康熙不開口,又是這樣的時候,後宮嬪妃也沒有敢伸手的,所以太子身邊如今也沒人。

敏若其實不大看得慣這種兒子還小就往身邊塞人的習慣,都說“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疼”,首先你做額娘的難道不疼兒子嗎?他們身邊的奶媽宮女太監難道不知冷知熱嗎?

非得給先安排上房裏人,她看反倒是催命的。

榮妃本來早已在宮裏挑選出兩個清秀溫順的宮女打算給三阿哥,偶然聽敏若說了兩嘴醫書,暫且將心思壓下了,打算緩兩年,等媳婦過門前再說。

敏若不在意那些,也不怕安兒娶了媳婦不會辦事,反正是不打算在他婚前就給安排上房裏人,規矩怎樣另說,這種事情現在尚沒有明確流傳下來的規矩,不過看各自額娘的心罷了,敏若要不想預備,頂多被外人說幾句,康熙在這種事情上輕易說不過她,康熙的關過了,外人的話敏若也不必在意。

——話遠了。

只說當下,將安兒他們送到阿哥所,敏若與宜妃兩行人各自看著孩子安置。安兒的後院是敏若親自看著布置起來的,院內兩棵石榴樹是前幾年她特地在永壽宮為安兒培植下的,安兒與瑞初從小就看著她庭前的石榴樹長大,都很喜歡,敏若早早為兩個孩子每人種了兩棵,用大盆養在邊角處,等待他們搬家時候帶走移到院子裏。

阿哥所的小院不大,所以除了這兩棵石榴樹外,敏若沒再往前院裏移植大的花卉草木來,有一桃一杏(能結果的)是安兒特地要求的,敏若看著前院布置,斟酌再三給安排到了正殿外回廊向東西兩側轉角的後方。

簡單來說就是栽後邊去了,不影響前院采光布局。

青磚砌出來的花壇是按照永壽宮的花壇樣子砌的,在院內左右的相對,不同的是裏面沒填土,用來擺放成盆花卉,可以隨季節更換。

兩側花壇後分別是一組石桌凳與一只高底座陶外白瓷裏魚戲蓮葉紋大缸,缸內有從永壽宮的缸裏移來的數棵蓮花並幾尾小金魚,數量略少,顯得缸內清疏簡單。

兩側廂房敏若沒怎麽管,只將正房仔細布置了一番,所有的地龍、火炕都叫內務府的人仔細檢查過確定當用,然後一應帳幔陳設,亦都從她私庫中撥出,此時走近一看,殿內一色是亮眼的松綠色紗幔,西暖閣外間有炕,炕上所有氈墊、坐褥均是石青色,點綴著柳黃的靠背、引枕、暗囊,大氣又不失松快靈活,既應了紫禁城的景,又沒太憋屈壓抑孩子的視野。

內間做餐廳,安放紫檀八仙桌,兩邊窗下各有雕花梳背椅兩把,不過今晚安兒要請兄弟們吃飯的話大概只能大家委屈委屈用繡墩了,畢竟人多。

東暖閣裏間是床櫃等物,外間暫時放了一張羅漢榻和兩組書架,等安兒娶媳婦了這屋大概就會變成他媳婦的梳妝間,他的榻和書架就不配存在了。

敏若將東耳房做成了安兒的書房,西耳房暫時做庫房,後頭有幾間偏房,是宮人上夜聽候吩咐的地方。

這小院雖小,這樣布置一番,倒也五臟俱全,大小和永壽宮比不了,但面闊五間的正殿卻也比安兒從前睡的偏殿寬敞些。安兒在小院裏從前蹦到後又從後竄到前,敏若實在是看得眼睛累,那點依依不舍的離愁別緒也都喂了狗了,裏外查看過確認沒問題,就帶著阿娜日書芳她們浩浩蕩蕩地走了。

至於安兒和他的哥哥們怎麽暖房敘舊都是他們自個的事。

不過到底還是自己親兒子,敏若也沒完全不管,晚上間歇選擇性迷信的她吩咐烏希哈準備了些菜式,有油燜春筍、燒豆腐、素燒面筋、蒓菜豆苗羹等六道素菜,並八樣小菜拼的攢盒,由於能找的最接近的是九宮攢盒,她隨手從院子裏折了一朵月季花,安排在攢盒中心的格子裏,一來做裝飾,二來不會破壞發發發的意思。

祝兒砸以後又順又發!

發的時候最好記著點額娘,畢竟吃了你額娘這麽多年飯。

這句話因為蘭杜她們的寸步不離,敏若沒好意思對安兒說出口,不過親母子這麽多年,前半句安兒應該也早已意會了。

不得不說,安兒一搬出去,永壽宮裏好像一下子清冷了不少,瑞初的性子和她哥哥完全不一樣,瑞初不愛鬧、也不愛上躥下跳,摟著小布馬可以在敏若身邊看她插花、點茶一下午,安靜乖巧地,敏若轉頭看她,她就沖著敏若彎彎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