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京師十月,天氣漸涼。

十一那日是安兒的周歲宴,康熙不在,卻也命人送了賞賜回來,有一些黃河鮮魚並地方的土產鮮果,這個季節鮮果難得,但敏若那卻不會少了鮮果供應,宮裏的果子也都是南邊運來的,也算不上稀罕,倒是那些土產對敏若而言更稀奇些。

這些東西姑且算是敏若的份——安兒也沒法吃。真正算得上是專賜給安兒的便是一只白玉長命鎖,兩只湖筆一部書,敏若知道後兩樣是給安兒抓周的意思。

東西未必緊要,是擺給外人看的臉面。安兒的周歲宴趕上康熙不在京中,若是康熙半點表示沒有直接給忘了,外人難免猜測議論,永壽宮是否不得聖眷。

而他千裏迢迢命人快馬送賞賜回宮,便彰顯出重視恩遇了。

尋常抓周是需要訓練的——畢竟哪個孩子也不可能一堆琳瑯滿目的東西上手就抓住顏色暗淡陳舊的書籍、刀劍、算盤等物,小孩子總是更偏愛顏色鮮艷的東西。

這時候就得靠平日的訓練了,想要抓周出風頭,平日就得下功夫。

敏若不想安兒抓周當日抓個印章什麽的一鳴驚人,她從一開始就訓練安兒抓書本去。這世上孩子抓周抓書本的多,抓住一本書算不上出挑,但不出挑才是最好。

其實只要安兒那天不抓起胭脂水粉珠釵翠環,哪怕是扯下了自己的尿戒子揮舞起來,主持抓周的命婦都能給說出一朵花來。

再抓住本書,更是能直接被誇成未來才子。很多孩子一輩子最有文采的時候估計就是抓周這天了,只要抓住本書,或者抓住筆墨,一下就成為了眾人口中“滿腹經綸的才子”。

康熙的賞賜來得遲,離抓周宴只剩一天,敏若也沒多少訓練的機會,只能把他賜下的筆與訓練安兒要抓的書擺在一處,盡量提高概率——康熙賜的書與她準備的書都是《論語》,就容她悄悄糊弄一下吧。

希望這小子多少給他汗阿瑪點面子,雖然敏若不想外人覺得康熙對安兒有多麽偏疼寵愛,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需要父愛的。她的無害是令安兒與阿哥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本錢,但敏若要為安兒逐漸地積攢更多的本錢,康熙的孩子太多,難免有他顧不上的那個。

在她於康熙心中無害的前提下,她的身份就是安兒的本錢,安兒生來就比他有的兄弟姊妹們擁有了更多與康熙接觸的機會,而感情都是天長日久地經營出來的。

經營的過程自然需要她這個腦袋已經長成了的額娘從中使勁,安兒抓住康熙賜下的筆算是一個加分項,人總是希望別人能夠特殊對待自己,自己給出的東西也是一樣,即便康熙身為帝王也不例外。

可惜時間太多,沒有太多訓練的時間,敏若只能抱著安兒加緊演習了兩次抓周,裝模作樣地幫助安兒抓住書本和筆,然後笑眯眯地親一親安兒的額頭、喂給他一口粟米糕吃。

臨陣磨槍不亮也光!敏若拿出上輩子考試前死命復習的毅力,希望這小子能有她上輩子考試從不掛科的好運。

事實證明親親+粟米糕獎勵法是真的行之有效,抓周當日,安兒在敏若拍了拍他的小屁股之後,就迅速躥向了放在老地方的那本老朋友《論語》,抓在手裏晃悠兩下,扭頭沖敏若“咯咯”一樂,露出一口潔白小米牙。

一邊的命婦連忙開腔,把安兒誇成日後定然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的大才子,敏若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控制住下意識抽搐的唇角,笑著,眼含鼓勵地對安兒道:“乖乖,再瞧瞧有沒有什麽喜歡的!”

安兒眨眨眼,懵懂地看著敏若,又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麽,轉過小腦袋往四周看,在場的大人們隨著他的動作不免也有些緊張起來,卻見安兒伸出小手嗖地一下抓起了擺在原本的《論語》旁邊的兩支湖筆。

一向對外高貴冷艷的阿娜日忙給安兒捧場道:“這是皇上前日賜回的湖筆吧?小阿哥一下就抓住了皇上賜下的筆,真是父子連心啊。”

命婦得了暗示,立刻開誇,從安兒日後必是落筆成章筆精墨妙誇到慈孝體貼,那邊安兒也不知聽沒聽出是在誇他,抓住了筆又轉過身來看向敏若。

敏若對他從不吝惜笑容與誇獎,笑眯眯地展開懷抱,“好孩子,還有想要的嗎?沒有就過來額娘這裏。”

安兒見她伸手,於是一路飛竄四肢並用爬到敏若跟前來,路上也不知怎的,忽然停了一下,小屁股往後一坐,手裏還用力捏著那本《論語》的一角並兩支湖筆,眼珠卻滴溜溜不住地轉,落在身邊的一處地方,眾人順著他看的方向看過去,卻正見是湊數的一盒珠釵玉鐲。

這種東西不是男孩抓周應抓的東西,但卻是抓周宴上必須得有的,所以也備下了,只是盛在盒子裏,放得也偏僻。